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6-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4 论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民办高校 | 第20页 |
2.1.2 录取率和大学招生录取率 | 第20-21页 |
2.1.3 报到率 | 第21-22页 |
2.1.4 职业指导 | 第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SWOT 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市场定位理论 | 第24-25页 |
2.2.4 品牌营销战略 | 第25-26页 |
第3章 泉州民办高校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6-40页 |
3.1 泉州民办高校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的现状 | 第26-32页 |
3.1.1 招生录取率较高 | 第26-29页 |
3.1.2 报到率不高 | 第29-31页 |
3.1.3 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的关系 | 第31-32页 |
3.2 泉州民办高校招生录取率高和报到率低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3.2.1 社会对民办院校的偏见依然严重 | 第33-34页 |
3.2.2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 | 第34页 |
3.2.3 政府重视不足 | 第34-35页 |
3.2.4 办学定位不清、资金投入不足,无更多明显特色及品牌专业 | 第35-36页 |
3.2.5 社会的短视现象造成的 | 第36-37页 |
3.2.6 宣传力度不够 | 第37页 |
3.2.7 区位受限、校名受限 | 第37-40页 |
第4章 泉州民办高校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困境的应对策略 | 第40-61页 |
4.1 做好办学定位 | 第40-41页 |
4.2 应加大专业品牌建设力度 | 第41-46页 |
4.3 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 第46-53页 |
4.3.1 民办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 第47-49页 |
4.3.2. 民办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 第49-52页 |
4.3.3 深拓校企合作空间 | 第52-53页 |
4.4 应加大招生工作力度 | 第53-59页 |
4.4.1 做好招生的市场调研及预测 | 第53-54页 |
4.4.2 要加大招生改革创新力度 | 第54-58页 |
4.4.3 要注重招生的组织实施 | 第58-59页 |
4.5 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院校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 第59-60页 |
4.6 其他方法 | 第60-61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闽南理工学院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分析 | 第61-69页 |
5.1 闽南理工学院简介 | 第61页 |
5.2 闽南理工学院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现状 | 第61-65页 |
5.3 闽南理工学院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65-66页 |
5.4 闽南理工学院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困境的对策研究 | 第66-69页 |
5.4.1 应加大专业品牌建设力度,力创更多精品专业及课程 | 第66页 |
5.4.2 应更加注重就业工作 | 第66-67页 |
5.4.3 应加大招生工作力度 | 第67-69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69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69-70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