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城市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城市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 城市给水管网智能计算决策系统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给水管网智能计算决策系统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给水管网智能计算决策系统的目标及特色 | 第20-21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安排 | 第21-24页 |
第2章 城市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24-34页 |
2.1 给水管网水力学基础 | 第24-28页 |
2.1.1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 第25-26页 |
2.1.2 水力学基本方程组 | 第26-28页 |
2.2 给水管网水力分析和计算 | 第28-30页 |
2.2.1 给水管网水力特性分析 | 第28页 |
2.2.2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 第28-30页 |
2.3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2.3.1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 第30-31页 |
2.3.2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 第31页 |
2.3.3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及改进 | 第34-46页 |
3.1 标准粒子群算法概述 | 第34-36页 |
3.2 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实现 | 第36-37页 |
3.3 基于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37-44页 |
3.3.1 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其实现过程 | 第38-40页 |
3.3.2 改进粒子群算法性能测试 | 第40-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混合算法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 第46-60页 |
4.1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MPSO EO 算法 | 第46-49页 |
4.2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自适应惩罚函数法 | 第49-50页 |
4.3 双环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 第50-53页 |
4.3.1 双环给水管网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4.4 Hanoi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 第53-58页 |
4.4.1 Hanoi 给水管网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给水管网智能计算决策系统软件开发 | 第60-72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0-61页 |
5.2 给水管网智能计算决策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第61-63页 |
5.2.1 需求分析 | 第61-62页 |
5.2.2 总体设计 | 第62-63页 |
5.3 给水管网智能计算决策系统软件实现 | 第63-70页 |
5.3.1 用户登录 | 第63-64页 |
5.3.2 管网参数设置 | 第64-67页 |
5.3.3 智能算法 | 第67页 |
5.3.4 自定义模型 | 第67-69页 |
5.3.5 优化计算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