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东旭集团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关于发行可交换债券动因的研究第13-15页
        1.2.2 关于发行可交换债券经济后果的研究第15-16页
        1.2.3 关于可交换债券定价的研究第16-17页
        1.2.4 文献述评第17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第18-21页
2 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理论概述第21-28页
    2.1 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相关概念第21-23页
        2.1.1 可交换私募债券的定义第21页
        2.1.2 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类型第21-22页
        2.1.3 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特征第22页
        2.1.4 可交换私募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区别第22-23页
    2.2 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特点第23-24页
        2.2.1 发行门槛较低第23-24页
        2.2.2 股票质押率高第24页
        2.2.3 对股价冲击较小第24页
    2.3 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用途第24-26页
        2.3.1 用于企业融资第24-25页
        2.3.2 用于变相减持第25页
        2.3.3 用于套利交易第25-26页
    2.4 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理论基础第26-28页
        2.4.1 委托代理理论第26页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6-27页
        2.4.3 优序融资理论第27-28页
3 东旭集团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案例介绍第28-39页
    3.1 东旭集团的背景概述第28-29页
        3.1.1 东旭集团公司简介第28页
        3.1.2 东旭集团财务状况第28-29页
    3.2 东旭集团可交换私募债券的发行过程介绍第29-34页
        3.2.1 预先低价认购子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第29-30页
        3.2.2 以子公司股票为标的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第30-33页
        3.2.3 换股前发布利好消息顺利完成换股第33-34页
    3.3 东旭集团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动因第34-39页
        3.3.1 缓解集团资金压力第34-35页
        3.3.2 发行程序便捷第35-36页
        3.3.3 变相减持预先认购的股份第36-37页
        3.3.4 与定向增发结合获取巨额利益第37-39页
4 东旭集团发行可交换私募债的经济后果分析第39-49页
    4.1 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经济后果第39-44页
        4.1.1 东旭集团作为大股东套取巨额利益第39-40页
        4.1.2 中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第40-41页
        4.1.3 东旭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减弱第41-42页
        4.1.4 东旭集团盈利能力向好第42-43页
        4.1.5 东旭集团营运能力略有增强第43-44页
    4.2 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经济后果的成因分析第44-49页
        4.2.1 现有规则设计使可交换私募债券存在套利空间第44-46页
        4.2.2 缺乏可对交换私募债券的信息披露的监管第46页
        4.2.3 融资方式单一带来长期偿债压力第46-47页
        4.2.4 合理运用筹集资金带来新利润增长点第47-49页
5 东旭集团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结论与启示第49-52页
    5.1 东旭集团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结论第49-50页
        5.1.1 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为东旭集团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方式第49页
        5.1.2 定增与可交换私募债券结合成为东旭集团套利工具第49页
        5.1.3 对东旭集团经营业绩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第49-50页
    5.2 东旭集团发行可交换私募债券的启示第50-52页
        5.2.1 高速发展的企业可以发行可交换债券缓解融资压力第50页
        5.2.2 进一步完善可交换私募债券的规则设置第50页
        5.2.3 对可交换私募债券的发行人进行合理约束第50-51页
        5.2.4 提高可交换私募债券信息披露质量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OT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应用--以深圳地铁4号线为例
下一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微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