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V-VP2多表位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分析
符号说明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1 引言 | 第13-31页 |
·IBDV 流行病学概述 | 第13-14页 |
·超强毒IBDV 的发生及其研究 | 第14-15页 |
·我国IBDV 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IBDV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 第16-21页 |
·IBDV 的致病机理 | 第21-22页 |
·IBDV 的免疫防制 | 第22-29页 |
·常规疫苗免疫 | 第22-23页 |
·基因工程疫苗免疫 | 第23-26页 |
·新型表位疫苗的研究 | 第26-27页 |
·免疫防制方式与策略 | 第27-28页 |
·免疫防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9-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4页 |
·材料 | 第31-32页 |
·抗体、动物 | 第31页 |
·菌种、毒株 | 第31页 |
·试剂、仪器 | 第31-32页 |
·方法 | 第32-44页 |
·多表位串联基因的构建 | 第32页 |
·多表位串联基因的克隆 | 第32-35页 |
·构建表达载体pET-4epis | 第35-37页 |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 第37页 |
·表达产物14EPIS 的纯化 | 第37-39页 |
·Western-blot 分析 | 第39页 |
·ELISA 检测抗血清效价 | 第39页 |
·病料的处理和抗原性鉴定 | 第39-40页 |
·IBDV 病毒效价的测定 | 第40页 |
·IBDV-VP2 多表位蛋白的人工保护试验 | 第40-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8页 |
·多表位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 第44-51页 |
·多表位串联基因的合成 | 第44页 |
·多表位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鉴定 | 第44-46页 |
·多表位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6-48页 |
·表达产物14EPIS 的纯化 | 第48-50页 |
·Western-blot 检测结果 | 第50页 |
·14EPIS 蛋白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 | 第50-51页 |
·IBDV-VP2 多表位蛋白的人工保护试验 | 第51-58页 |
·人工感染IBDV 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52-55页 |
·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的测定结果 | 第55-56页 |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测定结果 | 第56-57页 |
·血清IBDV 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61页 |
·多表位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 第58-59页 |
·IBDV-VP2 多表位蛋白的人工保护试验 | 第59-61页 |
5 结论 | 第61-6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7 附录 | 第74-75页 |
8 个人简介 | 第75-76页 |
9 致谢 | 第76-77页 |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