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绪论 | 第14-18页 |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14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三.研究主要方法和路径 | 第16-17页 |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 第1章 社会现代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 第18-39页 |
| ·现代化逻辑中的社会现代化 | 第18-24页 |
| ·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 ·社会现代化的一般过程 | 第19-20页 |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 第20-24页 |
| ·社会现代化与新社会发展方式 | 第24-28页 |
| ·现代化逻辑的中国"社会现代化" | 第24-26页 |
|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发展方式的蕴生 | 第26-28页 |
| ·企业成长中的社会责任 | 第28-32页 |
| ·企业理论的演进推动社会责任实践目标的变迁 | 第28-31页 |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关联 | 第31-32页 |
|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 第32-39页 |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提出的背景 | 第32-34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第34-36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 | 第36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及其构成 | 第36-39页 |
| 第2章 现代化进程中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 第39-57页 |
|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39-47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9-41页 |
| ·社会契约理论 | 第41-44页 |
| ·全球化企业公民理论 | 第44-47页 |
|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探索 | 第47-49页 |
| ·劳动者权益保护运动 | 第47-48页 |
| ·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运动 | 第48-49页 |
| ·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 | 第49页 |
| ·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进展状况 | 第49-53页 |
|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 | 第49-51页 |
| ·英国企业社会责任 | 第51-52页 |
|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 | 第52-53页 |
| ·启示与借鉴 | 第53-57页 |
| ·继承、突破与创新,夯实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53-54页 |
| ·企业、政府、社会各司其责,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机制 | 第54-55页 |
| ·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生成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保障 | 第55-57页 |
| 第3章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国现实 | 第57-73页 |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阶段 | 第57-61页 |
| ·企业的非经济性社会责任时期 | 第57-58页 |
| ·企业的经济性社会责任时期 | 第58-59页 |
| ·企业经济性与非经济性社会责任的整合时代 | 第59-61页 |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不足 | 第61-63页 |
| ·盲目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诚信建设严重缺失 | 第61-62页 |
| ·忽视安全生产,内部员工发展责任缺失 | 第62-63页 |
| ·管理不规范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 第63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国特色 | 第63-73页 |
|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 第63-64页 |
| ·社会现代化建设形成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条件 | 第64-68页 |
| ·社会发展之"悖论"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面向 | 第68-69页 |
|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 | 第69-73页 |
|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 | 第73-92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目标 | 第73-77页 |
| ·服务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 第73-74页 |
| ·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 第74-75页 |
| ·扩大提升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 第75-76页 |
| ·实现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 第76-77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边界界定 | 第77-79页 |
| ·国有企业的共同社会责任 | 第78-79页 |
| ·国有企业的特定社会责任 | 第79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 | 第79-84页 |
| ·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动力机制 | 第79-80页 |
| ·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激励机制 | 第80-81页 |
| ·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约束机制 | 第81-83页 |
| ·企业社会责任效果的反馈机制 | 第83-84页 |
|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定位 | 第84-86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提升 | 第84-85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社会职能发挥 | 第85-86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稳定 | 第86页 |
|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原则路径 | 第86-92页 |
|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 第87页 |
|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策略 | 第87-89页 |
|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构层次 | 第89-90页 |
|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 第90-92页 |
| 第5章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及其展望——基于"中石化"的案例分析 | 第92-107页 |
|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效与不足 | 第92-94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成效明显 | 第92-93页 |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问题需要深思 | 第93-94页 |
| ·中石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动 | 第94-101页 |
| ·凝聚价值共识,践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理念 | 第95-97页 |
| ·注重行动过程,落实"六大保障"的目标 | 第97-99页 |
| ·强化公司治理,实施"五大创新"的责任管理 | 第99-100页 |
| ·引入外部监督,构建"社会监督员"的长效机制 | 第100-101页 |
| ·国有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展望 | 第101-107页 |
| ·坚持政府引导,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 第101-103页 |
| ·完善企业治理,落实诚信经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 第103-105页 |
| ·积极参加公益,服务基层建设,贡献社会和谐稳定 | 第105-107页 |
| 结语 | 第107-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