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并购支付方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19-32页 |
·并购的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国内外的并购概念界定 | 第19页 |
·并购的分类 | 第19-21页 |
·并购的动机 | 第21-23页 |
·并购支付方式的概念 | 第23-27页 |
·现金支付 | 第23-24页 |
·股票支付 | 第24-25页 |
·综合证券收购 | 第25-26页 |
·债权收购 | 第26-27页 |
·资产置换 | 第27页 |
·政府无偿划拨 | 第27页 |
·有关并购支付方式的八个假说 | 第27-30页 |
·信息假说 | 第27-28页 |
·现金可得性假说 | 第28页 |
·控制权稀释假说 | 第28-29页 |
·风险分担假说 | 第29页 |
·投资机会假说 | 第29页 |
·外部监控假说 | 第29-30页 |
·经济周期假说 | 第30页 |
·收购方式假说 | 第30页 |
·国内外并购支付方式的现状比较 | 第30-32页 |
·西方国家并购支付方式的现状 | 第30-31页 |
·我国支付方式的现状 | 第31-32页 |
第3章 并购支付方式财务绩效的检验 | 第32-40页 |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样本选取 | 第32页 |
·统计方法 | 第32-33页 |
·指标选取 | 第33-34页 |
·财务绩效变化的检验 | 第34-38页 |
·资产负债率增量的检验 | 第34-35页 |
·每股收益增量的检验 | 第35-37页 |
·净资产收益率增量的检验 | 第37-38页 |
·实证分析结论及解释 | 第38-40页 |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我国的并购支付机制尚不完善 | 第40页 |
·换股并购缺乏强强联合 | 第40-41页 |
·各类中介机构发展迟缓 | 第41页 |
·对策建议 | 第41-44页 |
·继续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实现全流通和股权多元化 | 第41页 |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并购的限制条款 | 第41-42页 |
·发展投资银行业,帮助企业并购融资 | 第42页 |
·企业自身应苦练内功,实现规模和效益的统一 | 第42页 |
·培育资本市场,鼓励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拓宽并购支付方式选择范围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A 实证样本公司列表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