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班氏家族诗、赋、文创作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第7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7-9页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班氏家族诗、赋、文创作的同一性 | 第11-32页 |
第一节 班氏家族诗、赋、文创作基本概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班氏家族诗、赋、文创作的同一性表现分析 | 第12-26页 |
一、浓厚儒家思想的浸染 | 第12-20页 |
二、微淡浪漫主义的渲染 | 第20-21页 |
三、摹拟之风与创新之道 | 第21-23页 |
四、具有强烈的家国观念 | 第23-26页 |
第三节 班氏家族诗、赋、文创作同一性形成的原因 | 第26-32页 |
一、经学盛行对班氏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26-28页 |
二、班氏家族的文化传承 | 第28-32页 |
第三章 班氏家族各成员诗、赋、文创作的不同风貌 | 第32-56页 |
第一节 班婕妤:宫廷幽怨的理性表达 | 第32-37页 |
一、书文创作彰显“推诚写实”的文学思想 | 第32-33页 |
二、两赋一诗体现怨情的理性表达 | 第33-37页 |
第二节 班彪:乱世硕儒的伤乱思政 | 第37-41页 |
一、感时伤怀的避走之作 | 第37-39页 |
二、力拥汉统的政论之言 | 第39-41页 |
第三节 班固:正统文人的高歌低吟 | 第41-51页 |
一、年少而孤心茫然 | 第41-43页 |
二、兰台著史弘汉德 | 第43-47页 |
三、朝中边野续颂歌 | 第47-48页 |
四、狱中咏史含恨终 | 第48-51页 |
第四节 班昭:宫廷女师的颂德劝善 | 第51-54页 |
一、勖子诫女谏太后 | 第51-53页 |
二、应诏咏物颂汉德 | 第53-54页 |
第五节 班超和班勇:绝域英雄的款款真情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