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萧红与萧军小说中语言的性别差异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成因探讨 | 第10-13页 |
(一)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社会语言学基础 | 第10-11页 |
(二) 语言性别差异的成因 | 第11-13页 |
1、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 第11-12页 |
2、心理学意义上的差异 | 第12页 |
3、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 第12-13页 |
二、 萧红与萧军小说词语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13-19页 |
(一) 颜色词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13-14页 |
(二) 形容词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14-15页 |
(三) 感叹词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15-17页 |
(四) 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17-19页 |
三、 萧红与萧军小说句式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19-22页 |
(一) 祈使句选择的性别差异 | 第19-20页 |
(二) 长短句选择的性别差异 | 第20-22页 |
四、 萧红与萧军小说辞格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22-25页 |
(一) 修辞方式的性别差异 | 第22-23页 |
(二) 比喻辞格中喻体选择的性别差异 | 第23-25页 |
五、 萧红与萧军小说语用策略运用的性别差异 | 第25-28页 |
(一) 文学作品中语用策略方面的性别差异 | 第25页 |
(二) 小说人物会话中典型话语分析 | 第25-28页 |
1、萧红小说《王阿嫂的死》中人物会话话语分析 | 第25-26页 |
2、萧军小说《八月的乡村》中人物会话话语分析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后记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