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中的读者意识 | 第14-21页 |
一、读者“感受” | 第14-17页 |
二、“陌生化”理论与读者意识 | 第17-21页 |
第二章:托马舍夫斯基主题理论中的读者 | 第21-27页 |
一、读者态度对主题选择的影响 | 第21-24页 |
二、细节印证中的读者类型 | 第24-27页 |
第三章:艾亨鲍姆“形式方法”中的“观众”和“读者” | 第27-32页 |
一、悲剧的形式与受众情感 | 第27-29页 |
二、形式方法与读者感受 | 第29-32页 |
第四章: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的读者意识的特征 | 第32-38页 |
一、对读者身份的预设 | 第32-33页 |
二、抽象的读者 | 第33-35页 |
三、对读者审美感觉的重视 | 第35-38页 |
第五章:关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读者意识的评析 | 第38-43页 |
一、对20世纪西方文论历史演进的作用与意义 | 第38-40页 |
二、读者意识的局限性 | 第40-41页 |
三、对当下文艺审美的影响与启发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