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品率可控的产品供应链协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含次品的产品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供应链协调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 | 第16页 |
2.1.1 供应链 | 第16页 |
2.1.2 供应链管理 | 第16页 |
2.1.3 供应链协调 | 第16页 |
2.2 存储论的相关知识 | 第16-17页 |
2.2.1 库存定义 | 第16-17页 |
2.2.2 库存费用的构成 | 第17页 |
2.3 数学基础 | 第17页 |
2.3.1 无约束问题的一阶必要条件 | 第17页 |
2.3.2 零点定理 | 第17页 |
2.4 模型说明 | 第17-19页 |
第3章 基于信用支付和成本改善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 第19-31页 |
3.1 模型描述 | 第20页 |
3.2 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成本计算 | 第20-21页 |
3.3 分散决策情形 | 第21-24页 |
3.4 基于信用支付和成本改善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 第24-27页 |
3.5 数值例子 | 第27-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于价格折扣和利润分配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 第31-44页 |
4.1 模型描述 | 第32页 |
4.2 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润计算 | 第32-33页 |
4.3 分散决策情形 | 第33-35页 |
4.4 联合决策情形 | 第35-37页 |
4.5 基于价格折扣和利润分配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 第37-40页 |
4.5.1 协调机制一 | 第37-39页 |
4.5.2 协调机制二 | 第39-40页 |
4.6 仿真实验 | 第40-4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基于收益共享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 第44-55页 |
5.1 模型描述 | 第45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45-51页 |
5.2.1 分散决策情形 | 第46-47页 |
5.2.2 集中决策情形 | 第47-48页 |
5.2.3 基于收益共享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 第48-51页 |
5.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