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问题的意义 | 第12-14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一) 教育成本 | 第14-15页 |
(二) 教育成本实践研究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研究创新和结论 | 第18-19页 |
(一) 研究创新 | 第18页 |
(二) 研究结论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一) 成本 | 第19页 |
(二) 教育成本 | 第19-20页 |
(三) 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本 | 第20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2页 |
(二) 教育经济效率理论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模式构建 | 第25-33页 |
一、 历史考察 | 第25-26页 |
二、 成本计量的基本原则 | 第26页 |
三、 成本计量的目的 | 第26页 |
四、 成本计量方法的构建 | 第26-33页 |
(一) 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条件 | 第26-28页 |
(二)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3页 |
第四章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本的实践研究——以 Z 学院为例 | 第33-47页 |
一、 Z 学院基本概况 | 第33页 |
二、 计算程序 | 第33-35页 |
三、 简单说明 | 第35-36页 |
四、 Z 学院 2011 年度学生培养成本 | 第36-43页 |
(一) 两种计算方式下的学生培养成本 | 第36-43页 |
(二) 生均标准培养成本与生均实际培养成本 | 第43页 |
五、 学生培养成本计算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43-47页 |
(一) 计算结果 | 第43-44页 |
(二) 对比分析 | 第44-47页 |
第五章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本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 第47-53页 |
一、 问题分析 | 第47-49页 |
(一) 成本构成要素不明确 | 第47页 |
(二) 高校内部管理存在漏洞 | 第47-48页 |
(三) 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 第48-49页 |
(四) 政府部门缺乏明确指导 | 第49页 |
二、 对策思考 | 第49-53页 |
(一)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 第49-50页 |
(二) 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 第50页 |
(三) 成立专业机构 | 第50-53页 |
第六章 本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53-57页 |
一、 本研究的结论 | 第53页 |
(一) 明确了成本基本要素的构成 | 第53页 |
(二) 促进了成本计量方法的可操作性 | 第53页 |
二、 未能解决的问题分析 | 第53-57页 |
(一) 高校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 第54页 |
(二) 影响成本因素的不确定性 | 第54页 |
(三) 影响成本的关系复杂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A 调查提纲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