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 已有研究 | 第11-14页 |
2. 硕士研究生对导师角色期望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页 |
3.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角色期望 | 第17-25页 |
(一)角色与教师期望 | 第17-18页 |
(二)教师角色期望理论的发展 | 第18-21页 |
1. 教师角色期望内涵的研究 | 第18-19页 |
2. 教师角色期望内容的研究 | 第19页 |
3. 教师角色期望实现的研究 | 第19-20页 |
4. 教师角色期望维度的研究 | 第20-21页 |
(三)硕士研究生对导师产生角色期望的原因 | 第21-22页 |
1. 导师是硕士研究生成长发展的推动者 | 第21页 |
2. 导师是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指导者 | 第21-22页 |
3. 尊师重道的传统 | 第22页 |
(四)硕士研究生对导师产生角色期望的特殊性 | 第22-25页 |
1. 期望导师尊重自己 | 第22页 |
2. 物质性期望不高 | 第22-23页 |
3. 期望导师促进自身发展 | 第23页 |
4. 期望导师更多地指导就业和未来发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对导师的角色期望现状调查 | 第25-39页 |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的选取 | 第25-26页 |
1. 调查法 | 第25-26页 |
2. 文献分析法 | 第26页 |
(二)调查内容的设计 | 第26页 |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6-37页 |
1. 硕士生对导师学术指导期望及其现实差异 | 第28-30页 |
2. 硕士生对导师教学工作期望及现实差异 | 第30-32页 |
3. 硕士生对导师日常交往期望及现实差异 | 第32-35页 |
4. 硕士生对导师就业指导期望及现实差异 | 第35-37页 |
(四)调查结果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硕士研究生对导师期望落差根源的思考 | 第39-47页 |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权利和责任 | 第39-41页 |
1. 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权利 | 第39-40页 |
2. 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责任 | 第40-41页 |
(二)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素质期望 | 第41-42页 |
1. 硕士研究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 | 第41-42页 |
2. 硕士研究生应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知识体系 | 第42页 |
3. 硕士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 | 第42页 |
4. 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 | 第42页 |
(三)社会对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素质期望 | 第42-43页 |
1. 硕士研究生导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 | 第42-43页 |
2. 硕士研究生导师应具备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 | 第43页 |
3. 硕士研究生导师应了解教育教学的方式 | 第43页 |
4. 硕士研究生导师应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 | 第43页 |
5. 硕士研究生导师应具备创新性意识 | 第43页 |
(四)硕士研究生对导师角色期望产生落差的根本原因 | 第43-47页 |
1. 导师角色定位错误 | 第43-44页 |
2. 传统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 | 第44页 |
3.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 | 第44-45页 |
4. 对导师教育评价机制的缺失与错位 | 第45-46页 |
5.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论硕士研究生导师角色构建途径 | 第47-53页 |
(一)导师定位:导师定位应和硕士生期望之间的相互调适 | 第47-48页 |
(二)行政体制:政府部门从宏观上规范导师工作 | 第48页 |
(三)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不合理的体制 | 第48-51页 |
1. 打破硕士研究生导师终身制,建立淘汰机制 | 第49页 |
2. 提高导师准入标准 | 第49-50页 |
3. 构建多元化的导师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加强导师行为规范建设 | 第50页 |
4. 建立导师集体负责制 | 第50-51页 |
(四)管理机制:优化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实施民主和科学管理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