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城市地区列车过轨运营组织及其实施效果评估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过轨运营组织方面第13-16页
        1.2.2 列车运行交路方面第16页
        1.2.3 轨道交通运营效果评价方面第16-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7-21页
        1.3.1 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第17-19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过轨运营的分类及典型案例分析第21-42页
    2.1 过轨运营的分类第21-23页
        2.1.1 单向过轨运营第21-22页
        2.1.2 相互过轨运营第22-23页
    2.2 过轨运营的典型案例分析第23-40页
        2.2.1 京成本线-成田机场线第23-27页
        2.2.2 京王线-都营新宿线第27-32页
        2.2.3 东急田园都市线-半藏门线-东武伊势崎线第32-40页
    2.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3 过轨运营的实施效果第42-58页
    3.1 对乘客利益的影响第42-48页
        3.1.1 出行时间缩短第42-47页
        3.1.2 票款支出改变第47-48页
    3.2 对运营公司利益的影响第48-57页
        3.2.1 乘客数量增加第48-50页
        3.2.2 站线拥堵缓解第50-53页
        3.2.3 列车延误连锁第53-55页
        3.2.4 通过能力减少第55-57页
    3.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过轨运营的评价指标第58-86页
    4.1 过轨运营的适用条件第58-61页
        4.1.1 过轨运营的适用性判别第58-59页
        4.1.2 过轨运营的客流条件分析第59-61页
    4.2 影响过轨运营决策的关键指标第61-78页
        4.2.1 时间缩短效果第61-71页
        4.2.2 运营公司成本第71-73页
        4.2.3 线路通过能力第73-78页
    4.3 过轨区间的确定方法第78-85页
        4.3.1 模型构建第78-82页
        4.3.2 算例分析第82-85页
    4.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6-90页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86-88页
    5.2 论文的创新点第88-89页
    5.3 研究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3-9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温度场及其对磁悬浮承轨梁温度效应影响研究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驻车点选址分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