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非轮轨系机车,磁浮、气浮动车论文

混凝土温度场及其对磁悬浮承轨梁温度效应影响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第12-16页
        1.1.1 磁悬浮技术概述第12-13页
        1.1.2 磁悬浮交通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应用第13-14页
        1.1.3 磁悬浮交通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应用第14-16页
    1.2 混凝土结构温度效应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2页
2 混凝土结构日照温度场及温度效应基本理论第22-34页
    2.1 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研究基本假定第22页
    2.2 热传导基本理论及方程第22-25页
        2.2.1 传热基本定律第22-23页
        2.2.2 热传导微分方程第23-24页
        2.2.3 边界条件第24页
        2.2.4 初始条件第24-25页
    2.3 日照传热边界条件分析第25-33页
        2.3.1 概述第25页
        2.3.2 太阳辐射第25-30页
        2.3.3 辐射换热计算第30-31页
        2.3.4 对流热交换第31页
        2.3.5 气温日变化过程第31-32页
        2.3.6 边界条件处理第32-33页
    2.4 日照温度场计算方法第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混凝土厚板试件日照温度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第34-46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试验概况第34-36页
        3.2.1 气象情况第34页
        3.2.2 试验设计及测点布置第34-35页
        3.2.3 试验设备第35-36页
        3.2.4 试验方案第36页
    3.3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36-42页
        3.3.1 竖向温度场试验数据分析第36-40页
        3.3.2 几种温度梯度对比第40-42页
    3.4 温度场有限元模拟第42-45页
        3.4.1 计算模型第42页
        3.4.2 参数选取第42-44页
        3.4.3 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薄壁箱梁混凝土日照温度场试验研究第46-60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试验概况第46-49页
        4.2.1 气象状况第46页
        4.2.2 薄壁箱梁截面构造第46-48页
        4.2.3 测点布置第48页
        4.2.4 试验步骤第48-49页
    4.3 薄壁箱梁日照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第49-54页
        4.3.1 日照温度时间依存性分析第50-53页
        4.3.2 混凝土竖向温度场分析第53-54页
    4.4 薄壁箱梁结构竖向温度梯度模拟第54-58页
        4.4.1 指数函数形式温度梯度拟合第55-56页
        4.4.2 多段线形式温度梯度拟合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中低速磁悬浮承轨梁温度效应分析第60-79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承轨梁结构形式第60-62页
    5.3 承轨梁竖向温度梯度荷载确定第62-63页
    5.4 承轨梁温度效应有限元模拟第63-72页
        5.4.1 承轨梁有限元模型第63-65页
        5.4.2 直线段承轨梁结构温度效应第65-67页
        5.4.3 曲线段承轨梁结构温度效应第67-69页
        5.4.4 承轨梁温度裂缝分析第69-72页
    5.5 承轨梁上部横向联系对温度应力影响分析第72-77页
        5.5.1 施加横向联系后承轨梁温度应力分析第73-75页
        5.5.2 横向联系约束刚度对承轨梁温度应力影响第75-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6 承轨梁在温度梯度与其他作用组合下的受力分析第79-94页
    6.1 承轨梁设计主要荷载第79-80页
        6.1.1 荷载分类第79-80页
        6.1.2 荷载组合第80页
    6.2 承轨梁在多种作用组合下的受力分析第80-85页
        6.2.1 荷载工况a计算分析第81-82页
        6.2.2 荷载工况b计算分析第82-84页
        6.2.3 荷载工况c计算分析第84-85页
    6.3 承轨梁混凝土收缩裂缝分析第85-90页
        6.3.1 收缩裂缝成因第86页
        6.3.2 承轨梁收缩效应第86-90页
    6.4 裂缝控制及修补第90-93页
        6.4.1 收缩裂缝预防措施第91-92页
        6.4.2 裂缝修复手段第92-93页
    6.5 本章小结第93-9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7.1 结论第94-95页
    7.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作者简历第100-10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实测载荷的转向架构架疲劳试验载荷谱研究
下一篇:城市地区列车过轨运营组织及其实施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