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主要创新 | 第18-19页 |
第2章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 | 第19-24页 |
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1.1 基本概念及特点 | 第19-20页 |
2.1.2 产业集群的类型 | 第20页 |
2.2 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2.2.1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2 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3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方式 | 第22-24页 |
第3章 珠海市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24-36页 |
3.1 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3.2 珠海市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情况 | 第25-28页 |
3.2.1 集群整体产业规模情况 | 第25-26页 |
3.2.2 集群产业链分布情况 | 第26-27页 |
3.2.3 集群生产研发情况 | 第27页 |
3.2.4 集群空间布局情况 | 第27-28页 |
3.3 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水平分析 | 第28-30页 |
3.4 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 | 第30-31页 |
3.5 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 第31-32页 |
3.5.1 产业自身机遇 | 第31页 |
3.5.2 区位地缘优势 | 第31-32页 |
3.5.3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 | 第32页 |
3.6 当前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困难 | 第32-36页 |
3.6.1 集群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 第32-33页 |
3.6.2 集群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不够紧密 | 第33-34页 |
3.6.3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 第34页 |
3.6.4 集群发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 第34-36页 |
第4章 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及分析 | 第36-43页 |
4.1 不同时期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角色 | 第36-37页 |
4.1.1 初期孕育阶段的改革者 | 第36页 |
4.1.2 集聚形成阶段的主导者 | 第36-37页 |
4.1.3 优化提升阶段的助推者 | 第37页 |
4.2 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和具体做法 | 第37-39页 |
4.2.1 规划引领作用 | 第37-38页 |
4.2.2 政策扶持作用 | 第38页 |
4.2.3 公共服务作用 | 第38-39页 |
4.2.4 市场监管作用 | 第39页 |
4.3 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不足之处 | 第39-43页 |
4.3.1 对集群发展的规划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39-40页 |
4.3.2 扶持产业集群的政策针对性有待提高 | 第40-41页 |
4.3.3 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较为薄弱 | 第41-42页 |
4.3.4 市场监管权限有待进一步下放 | 第42-43页 |
第5章 优化珠海市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 | 第43-53页 |
5.1 经验借鉴 | 第43-45页 |
5.1.1 丹麦——瑞典的生物谷 | 第43-44页 |
5.1.2 重庆市国家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 | 第44页 |
5.1.3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 | 第44-45页 |
5.2 优化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的对策 | 第45-53页 |
5.2.1 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 第46-47页 |
5.2.2 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本土化发展水平提升 | 第47-48页 |
5.2.3 推动集群内不同主体间合作,提高创新和专业性协作能力 | 第48-49页 |
5.2.4 完善基础设施和市场监管,优化集群的共生环境 | 第49-50页 |
5.2.5 利用企业集聚优势,促进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实力提升 | 第50-51页 |
5.2.6 提供融资便利,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资本保障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