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规划的法治化--以郑州市交通规划为分析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行政规划的基础理论 | 第12-16页 |
(一)行政规划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行政规划的功能 | 第13-16页 |
1. 预测功能 | 第13页 |
2. 指引功能 | 第13-14页 |
3. 约束功能 | 第14-15页 |
4. 协调功能 | 第15-16页 |
二、行政规划的实证分析—以郑州市交通规划为例 | 第16-30页 |
(一)郑州市城市交通规划现状 | 第16-20页 |
1. 宏观层面 | 第16-17页 |
2. 中观层面 | 第17-18页 |
3. 微观层面 | 第18-20页 |
(二)行政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1. 行政规划的效率低 | 第20-21页 |
2. 行政规划的科学性不强 | 第21页 |
3. 漠视相对人的权益 | 第21-22页 |
4. 利益衡量的失衡 | 第22-23页 |
5. 政绩工程的屡禁不止 | 第23页 |
(三)行政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30页 |
1. 行政理念的落后 | 第23-24页 |
2. 权力配置的不合理 | 第24-25页 |
3. 政府职能的错位 | 第25-27页 |
4. 程序控制的缺位 | 第27-28页 |
5. 政绩观的误读 | 第28-30页 |
三、行政规划的法治化 | 第30-44页 |
(一)法治化的必要性 | 第30页 |
(二)行政规划应坚持的理念 | 第30-32页 |
1. 以人为本理念 | 第30-31页 |
2. 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31-32页 |
(三)行政规划应坚持的原则 | 第32-37页 |
1. 专业性和政治性相结合原则 | 第32-34页 |
2. 比例原则 | 第34-35页 |
3. 信赖保护原则 | 第35-37页 |
(四)行政规划的具体法律规制 | 第37-40页 |
1. 行政规划公开 | 第37-38页 |
2. 行政规划参与 | 第38-39页 |
3. 行政规划拟定方案的评估 | 第39-40页 |
4. 行政规划的变更或废止 | 第40页 |
(五)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郑州城市交通规划完善 | 第40-44页 |
1. 加快建立立体交通格局 | 第41-42页 |
2. 建立综合交通管理体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