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2000-2012)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植被分布第12-13页
        1.2.2 植被生物量第13页
        1.2.3 植被物候第13-14页
        1.2.4 植被碳循环第14页
        1.2.5 尚待解决的问题第14-15页
    1.3 研究概述第15-21页
        1.3.1 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1.3.3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4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8页
    2.1 研究区地质地貌第21-22页
    2.2 研究区气温与降水第22-24页
    2.3 研究区河流与湖泊第24-25页
    2.4 研究区植被与土壤第25-26页
    2.5 研究区社会与经济第26-28页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第28-37页
    3.1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第28-33页
        3.1.1 研究区NDVI数据的收集第28-29页
        3.1.2 研究区NDVI数据的处理第29-31页
        3.1.3 研究区植被类型数据第31-32页
        3.1.4 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第32-33页
        3.1.5 研究区DEM数据第33页
    3.2 数据分析方法第33-37页
        3.2.1 植被和气候要素的空间变化趋势第33-34页
        3.2.2 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响应的滞后性第34-35页
        3.2.3 植被生长与气候的相关性第35-36页
        3.2.4 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第36-37页
第四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NDVI的空间分布第37-39页
    4.1 植被NDVI随经度变化的分布特征第37-38页
    4.2 植被NDVI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特征第38页
    4.3 植被NDVI随地形变化的分布特征第38-39页
第五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变化的时空差异第39-44页
    5.1 植被的时间变化特征第39-41页
    5.2 植被的空间变化特征第41-44页
第六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第44-58页
    6.1 植被生长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第44-46页
    6.2 植被生长季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第46-48页
    6.3 植被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滞后性第48-51页
    6.4 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第51-57页
    6.5 非气温和降水因素影响下的植被变化第57-5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7.1 主要结论第58-60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滤波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时序NDVI的疏勒河流域植被覆盖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