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依据 | 第11-13页 |
1.3.1 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1.3.2 现实依据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4.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9-20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L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及原因 | 第22-29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页 |
2.2 L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况 | 第22-24页 |
2.3 L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 | 第24-27页 |
2.3.1 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第24页 |
2.3.2 家庭教育主体意识薄弱 | 第24-25页 |
2.3.3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 第25页 |
2.3.4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 第25-26页 |
2.3.5 家庭教育内容处于较低需求层次 | 第26-27页 |
2.4 L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原因 | 第27-29页 |
2.4.1 留守儿童祖辈监护人自身受教育程度低 | 第27页 |
2.4.2 留守儿童祖辈监护人处于较低需求层次 | 第27-28页 |
2.4.3 留守儿童祖辈监护人健康状况较差 | 第28页 |
2.4.4 留守儿童祖辈监护人时间不充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L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过程 | 第29-60页 |
3.1 主动与案主接触,建立专业关系 | 第29页 |
3.2 案主家庭教育问题诊断及背景资料收集 | 第29-34页 |
3.2.1 案主家庭教育问题诊断 | 第29-33页 |
3.2.2 背景资料收集 | 第33-34页 |
3.3 确定介入目标及服务方案 | 第34-36页 |
3.3.1 介入目标 | 第34-35页 |
3.3.2 服务方案 | 第35-36页 |
3.4 服务方案实施 | 第36-57页 |
3.4.1 前期阶段:减少案主打骂教育次数 | 第36-44页 |
3.4.2 中期阶段:改进案主沟通方式 | 第44-49页 |
3.4.3 后期阶段: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 第49-57页 |
3.5 评估、结案与跟进 | 第57-60页 |
3.5.1 评估 | 第57-58页 |
3.5.2 结案 | 第58-59页 |
3.5.3 跟进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第60-62页 |
4.1 总结 | 第60-61页 |
4.2 反思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