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个案工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页
    1.4 研究依据第13-16页
        1.4.1 理论依据第13-15页
        1.4.2 现实依据第15-16页
    1.5 概念界定第16-17页
    1.6 研究方法第17页
        1.6.1 文献法第17页
        1.6.2 访谈法第17页
    1.7 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表现、原因和影响第18-23页
    2.1 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表现第18-19页
        2.1.1 过度依恋第18页
        2.1.2 安全感弱第18-19页
        2.1.3 管教难题第19页
    2.2 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原因第19-21页
        2.2.1 家庭原因第19-20页
        2.2.2 社会原因第20-21页
    2.3 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影响第21-23页
        2.3.1 对儿童的影响第21页
        2.3.2 对夫妻关系的影响第21页
        2.3.3 对家庭发展的影响第21-23页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第23-38页
    3.1 接案与专业关系建立第23-24页
        3.1.1 个案来源第23页
        3.1.2 个案关系建立第23页
        3.1.3 个案概况第23-24页
    3.2 预估第24-26页
        3.2.1 家庭结构图第24-25页
        3.2.2 问题分析第25-26页
    3.3 计划第26-27页
        3.3.1 服务目标第26页
        3.3.2 服务计划第26-27页
    3.4 介入第27-34页
        3.4.1 第一次介入:家庭再认识第27-29页
        3.4.2 第二次介入:家庭联谊会第29页
        3.4.3 第三次介入:妈妈不在家第29-31页
        3.4.4 第四次介入:爸爸去哪儿第31-32页
        3.4.5 第五次介入:爸爸妈妈恋爱了第32-33页
        3.4.6 第六次介入:未来家庭生活畅想第33-34页
    3.5 评估第34-36页
        3.5.1 服务对象效果评估第34-35页
        3.5.2 社会工作者自我效果评估第35-36页
    3.6 结案第36-38页
        3.6.1 过程回顾第36页
        3.6.2 巩固成效第36-37页
        3.6.3 未来目标第37-38页
第四章 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个案工作的总结与反思第38-42页
    4.1 研究总结第38-39页
        4.1.1 个案工作介入路径第38-39页
        4.1.2 个案工作介入策略第39页
    4.2 理论反思第39-42页
        4.2.1 学龄前儿童的亲子纠缠与依恋第39-40页
        4.2.2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的本土应用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6页
作者简介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生回顾疗法介入城市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的个案工作研究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