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1章: 论文介绍 | 第10-12页 |
1.1 背景 | 第10-12页 |
第2章: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2-20页 |
2.1 定义与术语 | 第13-14页 |
2.2 无人航空器系统技术 | 第14-18页 |
2.2.1 历史与发展-战争的产物 | 第14-16页 |
2.2.2 多元性与能力 | 第16-18页 |
2.3 空域、UAS与法律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3章: 无人航空器系统与领空规范 | 第20-40页 |
3.1 简介 | 第20页 |
3.2 1944年的《芝加哥公约》 | 第20-24页 |
3.2.1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及其下属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 | 第22-24页 |
3.3 国家无人机规范和授权活动 | 第24-37页 |
3.3.1 简介 | 第24-25页 |
3.3.2 美国航空 | 第25-30页 |
(Ⅰ) 联邦航空局规章的简史 | 第25-26页 |
(Ⅱ) 空域和国家领空系统 | 第26-28页 |
(Ⅲ) 联邦航空局的现行无人飞行系统规定 | 第28-30页 |
3.3.3 中国空域 | 第30-37页 |
(Ⅰ) 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简史 | 第30-32页 |
(Ⅱ) 空域和可航空域 | 第32-34页 |
(Ⅲ) 现行无人航空器系统规定 | 第34-36页 |
(Ⅳ) 无人机云系统和电子围栏 | 第36-37页 |
3.4 挑战和整合 | 第37-40页 |
第4章: 法律层面的安全问题 | 第40-50页 |
4.1 简介 | 第40-41页 |
4.2 美国 | 第41-45页 |
4.2.1 简介 | 第41-42页 |
4.2.2 第四修正案 | 第42-44页 |
(Ⅰ) 家中的隐私 | 第43页 |
(Ⅱ) 宅地和公开领域中的隐私 | 第43-44页 |
4.2.3 无人航空器系统及隐私保护机构和组织 | 第44-45页 |
4.3 中国 | 第45-48页 |
4.3.1 简介 | 第45-46页 |
4.3.2 当前的隐私法律 | 第46-47页 |
4.3.3 无人航空器系统和隐私 | 第47-48页 |
4.4 挑战和整合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