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一) 素质教育下的时代新要求 | 第12页 |
(二) 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趋势 | 第12页 |
(三) 核心素养情况下的教学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趋势 | 第14-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翻转课堂概述 | 第18-26页 |
一、翻转课堂内涵 | 第18-19页 |
二、翻转课堂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二)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三) 最近发展区 | 第21页 |
(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三、翻转课堂特征 | 第22-23页 |
(一)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 第22页 |
(二) 关注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 第22-23页 |
(三)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快发展素质教育 | 第23页 |
四、翻转课堂优点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翻转课堂教学分析与设计 | 第26-40页 |
一、常用翻转课堂教学分析 | 第26-30页 |
(一) 常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 第26-29页 |
(二) 翻转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二、翻转课堂实施建议 | 第30-32页 |
(一) 学生积极性不高问题 | 第30-31页 |
(二) 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 | 第31页 |
(三) 教师工作量大的问题 | 第31-32页 |
(四) 学生知识点不清问题 | 第32页 |
三、基于中学物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第32-40页 |
(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创新点 | 第33-35页 |
(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设计 | 第35-36页 |
(四) 翻转课堂过程阐述 | 第36-37页 |
(五) 翻转课堂教学媒体 | 第37-40页 |
第四章 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 第40-58页 |
一、案例1《光的直线传播》 | 第40-48页 |
(一) 教学目标 | 第40页 |
(二) 教材分析 | 第40-41页 |
(三) 学情分析 | 第41页 |
(四) 教学重难点 | 第41页 |
(五) 课前视频 | 第41-46页 |
(六) 课上讨论 | 第46-47页 |
(七) 教学反思 | 第47-48页 |
二、案例2《光的反射》 | 第48-58页 |
(一) 教学目标 | 第48页 |
(二) 教材分析 | 第48页 |
(三) 学情分析 | 第48-49页 |
(四) 教学重难点 | 第49页 |
(五) 课前视频 | 第49-55页 |
(六) 课上讨论 | 第55-56页 |
(七) 教学反思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翻转课堂实施效果以及评价 | 第58-70页 |
一、学生问卷收集以及分析 | 第58-67页 |
(一) 问卷1翻转课堂课前学生情况调查 | 第58-61页 |
(二) 问卷2翻转课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 第61-65页 |
(三) 课前以及课后的两份试卷中的共同的题目数据对比 | 第65-67页 |
二、教师对翻转课堂评价 | 第67-70页 |
第六章 翻转课堂实施的总结反思 | 第70-72页 |
一、翻转课堂实施总结 | 第70页 |
二、翻转课堂实施反思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1 | 第75-79页 |
附录2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