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十七年”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对苏联文学理论教材的接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0-15页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第15-17页
第一章 契机与选择:新中国文论教材建设接受苏联教材的内在趋势..第17-26页
    一、历史契机为“接受”的发生创造特殊语境第17-20页
        (一)建构全新文学理论体系的历史诉求构成“接受”的动机第17-19页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新教材是“接受”的直接目的第19-20页
    二、文论革命:革除各种旧文学理论体系与教材第20-23页
        (一)告别传统文学理论第20-21页
        (二)拒绝民国时期各种文学理论流派的教材第21-23页
    三、接受苏联文论成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唯一的选择第23-26页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同国家学说第23页
        (二)视苏联文论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基本范式第23-25页
        (三)以苏联文论教材为中国文论教材建设的样本第25-26页
第二章 模仿与扬弃:“十七年”接受苏联文论教材的两个阶段第26-35页
    一、1950年代教材对苏联教材的广泛接受第26-30页
        (一)接受苏联文论的方法论第26-27页
        (二)接受苏联文论的逻辑体系第27-28页
        (三)接受苏联文论的话语体系第28-29页
        (四)接受苏联文论的文学观第29-30页
    二、1960年代教材对苏联教材的扬弃第30-35页
        (一)拓展苏联理论框架体系第31-32页
        (二)开始自觉继承中国传统文论精华第32-34页
        (三)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创新第34-35页
第三章 意义与局限:接受苏联文学理论教材的效应第35-43页
    一、奠定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基础第35-39页
        (一)填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的空白第35-36页
        (二)探寻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建设途径第36-38页
        (三)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的基本理论模式第38-39页
    二、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局限第39-43页
        (一)对传统文论资源传承不足第40-41页
        (二)形成了较明显的思维定势第41页
        (三)缺乏自觉的理论原创意识第41-43页
第四章 借鉴与反思:“接受”为教材建设留下的课题第43-52页
    一、接受的观念需要自主与自觉第43-48页
        (一)“接受”与保持自主性第43-45页
        (二)“接受”与保持科学性第45-46页
        (三)“接受”与保持民族性第46-48页
        (四)“接受”与保持时代性第48页
    二、接受的实践方法需要融会与创新第48-52页
        (一)吸收优秀文论资源第48-49页
        (二)增强理论原创能力第49-51页
        (三)开放理论研究视角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5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D打印HA/PLA复合物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艺术的终结与未来—黑格尔与海德格尔艺术观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