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和缩略词 | 第15-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21页 |
1.2 毫米波网络中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 第21-24页 |
1.2.1 毫米波网络中波束赋形技术及其特点 | 第21-22页 |
1.2.2 毫米波网络中波束训练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 毫米波网络中MIMO技术研究 | 第24-25页 |
1.3.1 毫米波网络中MIMO技术及其特点 | 第24-25页 |
1.3.2 毫米波网络中波束域MIMO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第25页 |
1.4 毫米波网络中链路中断问题研究 | 第25-29页 |
1.4.1 毫米波网络中链路中断问题及其特点 | 第25-26页 |
1.4.2 毫米波网络中链路中断控制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1.5 毫米波网络中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 | 第29-30页 |
1.5.1 毫米波网络物理层安全技术及其特点 | 第29页 |
1.5.2 毫米波网络物理层安全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贡献及论文内容组织 | 第30-33页 |
第2章 毫米波网络中非正交波束间干扰协调方案 | 第33-50页 |
2.1 研究动机 | 第33-34页 |
2.2 系统模型 | 第34-36页 |
2.3 干扰分析及协调策略 | 第36-44页 |
2.3.1 非正交波束间干扰分析 | 第37-41页 |
2.3.2 非正交波束间干扰协调策略 | 第41-44页 |
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4-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毫米波网络中波束域SU-MIMO研究 | 第50-67页 |
3.1 研究动机 | 第50-51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51-53页 |
3.3 波束域SU-MIMO研究 | 第53-61页 |
3.3.1 波束训练方案 | 第53-56页 |
3.3.2 中断控制策略 | 第56-57页 |
3.3.3 多波束同步方案 | 第57-59页 |
3.3.4 多波束功率分配方案 | 第59-61页 |
3.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61-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毫米波网络中波束域MU-MIMO研究 | 第67-84页 |
4.1 研究动机 | 第67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67-70页 |
4.3 波束域MU-MIMO研究 | 第70-77页 |
4.3.1 波束训练方案 | 第70-73页 |
4.3.2 中断控制策略 | 第73-75页 |
4.3.3 多用户多波束功率分配方案 | 第75-77页 |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77-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毫米波网络干扰/窃听免疫性能限分析 | 第84-105页 |
5.1 研究动机 | 第84-85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85-88页 |
5.2.1 波束间干扰模型 | 第85-86页 |
5.2.2 物理层窃听模型 | 第86-88页 |
5.3 干扰免疫性能限分析 | 第88-91页 |
5.4 窃听免疫性能限分析 | 第91-98页 |
5.4.1 被动窃听场景 | 第92-93页 |
5.4.2 主动窃听场景 | 第93-97页 |
5.4.3 窃听遮挡中断场景 | 第97-98页 |
5.5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98-10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05-106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录用、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18-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