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海洋不同生境中趋磁细菌的分布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6页
    1.1 趋磁细菌简介第14-26页
        1.1.1 趋磁细菌的基本特征第15-18页
        1.1.2 趋磁细菌的磁小体第18-20页
        1.1.3 趋磁细菌的分布第20-22页
        1.1.4 趋磁细菌的种类及多样性第22-25页
        1.1.5 趋磁细菌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1.2 潮间带MMPs第26-31页
        1.2.1 MMP简介第26-28页
        1.2.2 月湖潮间带的MMPs第28-29页
        1.2.3 MMPs垂直分布的研究现状第29-31页
    1.3 海山趋磁细菌第31-36页
        1.3.1 深海海山环境第32-34页
        1.3.2 海山环境的细菌群落第34-35页
        1.3.3 深海趋磁细菌的研究现状第35-3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6-48页
    2.1 样品采集第36-39页
        2.1.1 潮间带沉积物样品的采集第36-37页
        2.1.2 潮间带孔隙水样品的采集第37-38页
        2.1.3 海山沉积物样品的采集第38-39页
    2.2 生物学方法第39-44页
        2.2.1 趋磁细菌的富集与纯化第39页
        2.2.2 光学显微镜观察与计数第39-40页
        2.2.3 超微结构的观察第40-42页
        2.2.4 单细胞显微操作第42-43页
        2.2.5 寡细胞基因组扩增第43-44页
        2.2.6 克隆文库构建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第44页
    2.3 环境物理化学方法第44-48页
        2.3.1 原位氧化还原电位和温度的测定第44-45页
        2.3.2 无机营养盐的测定第45-46页
        2.3.3 沉积物化学元素的测定第46页
        2.3.4 沉积物颗粒组成分析第46页
        2.3.5 统计数据分析第46-48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8-97页
    3.1 月湖潮间带MMPs的垂直分布第48-74页
        3.1.1 MMPs垂直分布的周年变化第48-51页
        3.1.2 eMMPs的多样性及优势种的垂直迁移第51-55页
        3.1.3 eMMPs的磁小体第55-58页
        3.1.4 sMMPs的多样性及季节性种群交替第58-60页
        3.1.5 MMPs垂直分布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60页
        3.1.6 MMPs垂直分布与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第60-62页
        3.1.7 MMPs垂直分布与无机营养盐的关系第62-65页
        3.1.8 主成分分析第65-67页
        3.1.9 实验室微环境MMPs的垂直分布第67-72页
        3.1.10 讨论第72-74页
        3.1.11 小结第74页
    3.2 MarianaM2海山趋磁细菌的分布第74-97页
        3.2.0 MarianaM2海山站位分布第74-76页
        3.2.1 MarianaM2海山趋磁细菌的分布第76-78页
        3.2.2 MarianaM2海山趋磁细菌的多样性第78-83页
        3.2.3 MarianaM2海山趋磁细菌的形态及磁小体第83-87页
        3.2.4 MarianaM2海山趋磁细菌的运动及特殊鞭毛结构第87-88页
        3.2.5 MarianaM2海山环境的理化因子第88-93页
        3.2.7 讨论第93-95页
        3.2.8 小结第95-97页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97-100页
    4.1 结论第97-98页
    4.2 创新点第98-99页
    4.3 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5页
致谢第115-11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耳石和听沟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在三种石首科鱼类群体判别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光、光质和高盐胁迫下浒苔(Ulva prolifera)非光化学淬灭响应机制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