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国内单元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 第8-9页 |
1.1.2 国外单元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 第9-10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3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第10-12页 |
1.3.1 研究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2-14页 |
1.4.1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1.4.2 研究的思路 | 第12-14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2.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第14-20页 |
2.1.1 1956年旧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第14-15页 |
2.1.2 2001年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第15-18页 |
2.1.3 原分类框架和修订版框架的联系与区别 | 第18-20页 |
2.2 单元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 第20-21页 |
2.3 新分类学指导下的单元教学研究要点 | 第21-24页 |
第3章 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单元教学的具体研究 | 第24-30页 |
3.1 有关目标的分析研究 | 第24-25页 |
3.1.1 关于目标的解读 | 第24-25页 |
3.1.2 分类表和目标 | 第25页 |
3.2 有关教学活动的分析研究 | 第25-27页 |
3.2.1 关于教学活动的解读 | 第25-26页 |
3.2.2 分类表和教学活动 | 第26-27页 |
3.3 有关教学评价的分析研究 | 第27-29页 |
3.3.1 关于评估的解读 | 第27-28页 |
3.3.2 分类表和评估 | 第28-29页 |
3.4 新分类学指导下的教学一致性判定 | 第29-30页 |
第4章 关于勾股定理的单元教学研究 | 第30-44页 |
4.1 勾股定理单元教学方案 | 第30-34页 |
4.1.1 学情分析 | 第30页 |
4.1.2 目标 | 第30-31页 |
4.1.3 教学活动 | 第31-33页 |
4.1.4 评估 | 第33-34页 |
4.2 有关教学设计的总结性评论 | 第34-44页 |
4.2.1 学习问题 | 第34-38页 |
4.2.2 教学问题 | 第38-41页 |
4.2.3 评估问题 | 第41-43页 |
4.2.4 一致性问题 | 第43-44页 |
第5章 回顾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44页 |
5.2 本论文的局限性 | 第44-45页 |
5.3 本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