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1-13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0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2.1.1 公司特征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4页
        2.1.2 董事会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4-15页
        2.1.3 资本结构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5页
        2.1.4 财务状况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5-16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8页
        2.2.1 公司规模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6页
        2.2.2 盈利能力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6-17页
        2.2.3 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7页
        2.2.4 股权集中度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7页
        2.2.5 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7页
        2.2.6 独立董事存在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7-18页
        2.2.7 资本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8页
        2.2.8 其他因素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影响的研究第18页
    2.3 研究现状评述第18-20页
3 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基础及现状第20-31页
    3.1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含义第20-22页
        3.1.1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第20页
        3.1.2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方式第20-22页
    3.2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2-23页
        3.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3页
        3.2.3 信号传递理论第23-24页
        3.2.4 有效市场理论第24页
    3.3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第24-26页
        3.3.1 提升公司价值第24页
        3.3.2 控制权的竞争第24-25页
        3.3.3 管理层的股票期权激励第25页
        3.3.4 降低资本成本第25页
        3.3.5 降低法律诉讼风险第25-26页
    3.4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第26-31页
        3.4.1 中外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规制比较第26-29页
        3.4.2 通过中外对比评述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第29-31页
4 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31-45页
    4.1 样本的说明第31-32页
        4.1.1 样本的选取第31页
        4.1.2 数据来源的说明第31-32页
    4.2 研究假设的说明第32-34页
        4.2.1 外部宏观环境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第32页
        4.2.2 公司特征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第32-33页
        4.2.3 公司治理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第33-34页
        4.2.4 资本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第34页
    4.3 定义研究变量第34-37页
        4.3.1 因变量——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的建立第34-36页
        4.3.2 自变量的选取第36-37页
        4.3.3 控制变量的选取第37页
    4.4 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分析第37-45页
        4.4.1 研究方法与模型第37页
        4.4.2 研究结果分析第37-41页
        4.4.3 多元线性回归的检验和分析第41-45页
5 对策及建议第45-49页
    5.1 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环境第45-47页
        5.1.1 鼓励并保护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第45-46页
        5.1.2 加强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规范和监督第46-47页
    5.2 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董事会组织第47页
    5.3 提高投资者的素质第47-48页
    5.4 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强化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第48-49页
6 总结及研究局限性第49-51页
    6.1 研究结论总结第49-50页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详细摘要第58-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FB Fiber Laser Sensors
下一篇:燃油税改革后道路运输成本控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