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解题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1.2.1 数字图书馆实施电子商务服务的模式研究 | 第9-10页 |
1.2.2 电子商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 第10-11页 |
1.2.3 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服务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1.3.3 列举分析法 | 第12页 |
1.4 理论创新 | 第12-13页 |
2 电子商务应用概述 | 第13-19页 |
2.1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电子商务成为主流商务模式 | 第13-14页 |
2.2 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14-19页 |
2.2.1 电子商务的定义 | 第14-16页 |
2.2.1.1 商务性 | 第14-15页 |
2.2.1.2 集成性 | 第15页 |
2.2.1.3 服务性 | 第15页 |
2.2.1.4 可扩展性 | 第15-16页 |
2.2.1.5 协调性 | 第16页 |
2.2.1.6 安全性 | 第16页 |
2.2.2 电子商务的模式 | 第16-19页 |
2.2.2.1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 第17页 |
2.2.2.2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 第17页 |
2.2.2.3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 第17页 |
2.2.2.4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 第17页 |
2.2.2.5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 | 第17-18页 |
2.2.2.6 企业、中间监管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 第18-19页 |
3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 | 第19-23页 |
3.1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在我国开展电子商务创造了宏观环境 | 第19页 |
3.2 国内图书馆界的运营模式,对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 第19-20页 |
3.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第20-21页 |
3.4 电子商务的开展,是数字图书馆行业架构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 第21-23页 |
4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开展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4.1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开展现状 | 第23-25页 |
4.1.1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 | 第23页 |
4.1.2 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 | 第23-24页 |
4.1.3 数字电视服务 | 第24页 |
4.1.4 数字共享空间服务 | 第24页 |
4.1.5 国图手机报服务 | 第24-25页 |
4.1.6 虚拟现实服务 | 第25页 |
4.1.7 整合发布服务 | 第25页 |
4.2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数字版权问题 | 第25-26页 |
4.3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网上支付问题 | 第26-28页 |
4.3.1 缺乏相关电子商务的法规 | 第26-27页 |
4.3.2 缺少统一的,易于实现各支付应用模块与众多第三方支付接口之间互联的平台 | 第27页 |
4.3.3 关键技术尚难满足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电子支付的需要 | 第27-28页 |
4.4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 | 第28页 |
4.5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服务评价体系问题 | 第28-30页 |
5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对策 | 第30-38页 |
5.1 制订数字版权登记制度,成立相应的著作权代理机构 | 第30-31页 |
5.1.1 率先在国内提出制定数字版权制度的创新理念 | 第30页 |
5.1.2 呼吁成立著作权代理机构 | 第30-31页 |
5.1.3 引入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 第31页 |
5.2 建设有国图特色的电子支付系统 | 第31-33页 |
5.2.1 支持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 第32页 |
5.2.2 成为内外联系的网关 | 第32页 |
5.2.3 新颖独特的支付流程 | 第32-33页 |
5.3 通过各类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确保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 | 第33-36页 |
5.3.1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 第33页 |
5.3.2 IPS入侵防御系统 | 第33-34页 |
5.3.3 防毒墙 | 第34页 |
5.3.4 统一威胁管理设备(UTM) | 第34-35页 |
5.3.5 VRRP(HS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 第35-36页 |
5.4 建立创新的服务评价体系 | 第36-37页 |
5.4.1 服务人气指标统计 | 第36页 |
5.4.2 专家评价 | 第36页 |
5.4.3 问卷调查 | 第36页 |
5.4.4 创新的加权综合服务评价体系 | 第36-37页 |
5.5 进一步丰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商务服务形式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论文摘要 | 第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