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论文

电子商务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内容提要第4页
目录第5-8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解题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分析第9-11页
        1.2.1 数字图书馆实施电子商务服务的模式研究第9-10页
        1.2.2 电子商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第10-11页
        1.2.3 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服务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第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比较分析法第12页
        1.3.3 列举分析法第12页
    1.4 理论创新第12-13页
2 电子商务应用概述第13-19页
    2.1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电子商务成为主流商务模式第13-14页
    2.2 电子商务的概念第14-19页
        2.2.1 电子商务的定义第14-16页
            2.2.1.1 商务性第14-15页
            2.2.1.2 集成性第15页
            2.2.1.3 服务性第15页
            2.2.1.4 可扩展性第15-16页
            2.2.1.5 协调性第16页
            2.2.1.6 安全性第16页
        2.2.2 电子商务的模式第16-19页
            2.2.2.1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第17页
            2.2.2.2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第17页
            2.2.2.3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第17页
            2.2.2.4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第17页
            2.2.2.5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第17-18页
            2.2.2.6 企业、中间监管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第18-19页
3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第19-23页
    3.1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在我国开展电子商务创造了宏观环境第19页
    3.2 国内图书馆界的运营模式,对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提出了现实的要求第19-20页
    3.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20-21页
    3.4 电子商务的开展,是数字图书馆行业架构特殊性的内在要求第21-23页
4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开展现状分析第23-30页
    4.1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开展现状第23-25页
        4.1.1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第23页
        4.1.2 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第23-24页
        4.1.3 数字电视服务第24页
        4.1.4 数字共享空间服务第24页
        4.1.5 国图手机报服务第24-25页
        4.1.6 虚拟现实服务第25页
        4.1.7 整合发布服务第25页
    4.2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数字版权问题第25-26页
    4.3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网上支付问题第26-28页
        4.3.1 缺乏相关电子商务的法规第26-27页
        4.3.2 缺少统一的,易于实现各支付应用模块与众多第三方支付接口之间互联的平台第27页
        4.3.3 关键技术尚难满足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电子支付的需要第27-28页
    4.4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第28页
    4.5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服务评价体系问题第28-30页
5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对策第30-38页
    5.1 制订数字版权登记制度,成立相应的著作权代理机构第30-31页
        5.1.1 率先在国内提出制定数字版权制度的创新理念第30页
        5.1.2 呼吁成立著作权代理机构第30-31页
        5.1.3 引入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第31页
    5.2 建设有国图特色的电子支付系统第31-33页
        5.2.1 支持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第32页
        5.2.2 成为内外联系的网关第32页
        5.2.3 新颖独特的支付流程第32-33页
    5.3 通过各类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确保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第33-36页
        5.3.1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第33页
        5.3.2 IPS入侵防御系统第33-34页
        5.3.3 防毒墙第34页
        5.3.4 统一威胁管理设备(UTM)第34-35页
        5.3.5 VRRP(HS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第35-36页
    5.4 建立创新的服务评价体系第36-37页
        5.4.1 服务人气指标统计第36页
        5.4.2 专家评价第36页
        5.4.3 问卷调查第36页
        5.4.4 创新的加权综合服务评价体系第36-37页
    5.5 进一步丰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商务服务形式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摘要第42-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2.0的微知识管理
下一篇:利用隐性知识促进通用技术教学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