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机车车辆曲线通过机理及算法分析研究 | 第14-16页 |
1.2.2 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与评估 | 第16-17页 |
1.2.3 车辆参数对曲线通过性能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1.2.4 线路结构参数对曲线通过性能影响研究 | 第18-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铁路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技术 | 第22-51页 |
2.1 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分析模型 | 第22-38页 |
2.1.1 动力学分析模型 | 第22-36页 |
2.1.2 实测轮轨型面的接触几何关系 | 第36-38页 |
2.2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计算机仿真 | 第38-43页 |
2.2.1 动力学仿真分析系统TTISIM | 第39-41页 |
2.2.2 TTISIM系统仿真结果的试验验证 | 第41-43页 |
2.3 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评价 | 第43-47页 |
2.3.1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页 |
2.3.2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评价标准 | 第44-47页 |
2.4 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研究的技术思路 | 第47-49页 |
2.4.1 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原理 | 第48-49页 |
2.4.2 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研究思路 | 第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轨道结构振动对曲线轨道轮轨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 第51-61页 |
3.1 轨道结构振动和静止状态下曲线轨道轮轨动力性能对比 | 第51-55页 |
3.1.1 小半径曲线轨道的轮轨横向相互作用结果之比较 | 第51-54页 |
3.1.2 大半径曲线的轮轨横向相互作用结果之比较 | 第54-55页 |
3.2 钢轨翻转运动对曲线轨道轮轨动力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3.3 轨道结构参数对曲线轨道轮轨动力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3.3.1 轨下横向支承刚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2 轨下垂向支承刚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提速铁路曲线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 | 第61-87页 |
4.1 提速铁路平面曲线轨道的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 第61-68页 |
4.1.1 小半径提速曲线的轮轨横向相互作用 | 第61-63页 |
4.1.2 时速160km提速客车与曲线轨道的轮轨横向相互作用 | 第63-65页 |
4.1.3 时速120km提速货物列车与曲线轨道的轮轨横向相互作用 | 第65-68页 |
4.2 机车牵引状态下通过平面曲线轨道时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 第68-73页 |
4.2.1 机车牵引状态下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横向相互作用特征 | 第68-70页 |
4.2.2 轮对圆周牵引力大小对导向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4.2.3 与惰行工况时的曲线通过导向特性之对比 | 第72-73页 |
4.3 提速列车通过竖曲线时的轮轨动态安全性能匹配 | 第73-85页 |
4.3.1 高低和轨向随机不平顺对减载率的影响 | 第75-76页 |
4.3.2 不同波长下减载率对比分析 | 第76-82页 |
4.3.3 短波不平顺幅值控制效果对比 | 第82-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5章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研究 | 第87-107页 |
5.1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轨道特点及其强化技术 | 第87-90页 |
5.1.1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轨道动力问题 | 第87-89页 |
5.1.2 西南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强化改造技术 | 第89-90页 |
5.2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强化轨道动力性能的理论分析 | 第90-100页 |
5.2.1 轮轨动态安全性指标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0-94页 |
5.2.2 轨道结构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4-99页 |
5.2.3 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9-100页 |
5.3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强化轨道动力性能的现场试验 | 第100-106页 |
5.3.1 现场试验简介 | 第100-103页 |
5.3.2 轮轨动态安全性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4页 |
5.3.3 轨道结构位移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6页 |
5.3.4 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0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6章 高速铁路曲线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研究 | 第107-131页 |
6.1 车辆高速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 第107-115页 |
6.1.1 随机不平顺激扰下平面曲线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 第107-110页 |
6.1.2 高速铁路曲线轨道过、欠超高条件下轮轨动力特性 | 第110-112页 |
6.1.3 波磨激扰下平面曲线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 第112-115页 |
6.2 高速铁路平纵断面参数匹配的轮轨动态性能特征 | 第115-121页 |
6.2.1 高速铁路竖曲线与平面曲线位置的合理匹配 | 第115-117页 |
6.2.2 高速铁路几种典型纵断面的轮轨动力性能比较 | 第117-121页 |
6.3 工程应用研究 | 第121-130页 |
6.3.1 广深港客运专线珠江段平纵断面的工程背景简介 | 第121-123页 |
6.3.2 沙仔岛长隧与桥隧方案的轮轨动力性能对比分析 | 第123-126页 |
6.3.3 海鸥岛长隧与桥隧方案的轮轨动力性能对比分析 | 第126-128页 |
6.3.4 沙仔岛与海鸥岛的长隧方案对比分析 | 第128-13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45-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