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商标权质押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1-14页
1 商标权质押的概述第14-22页
    1.1 商标权质押的界定第14-17页
        1.1.1 商标权质押的概念第14-15页
        1.1.2 商标权质押的特征第15-17页
    1.2 商标权质押的条件和法律属性第17-20页
        1.2.1 商标权质押的条件第17-19页
        1.2.2 商标权质押的法律属性第19-20页
    1.3 商标权质押的意义第20-22页
2 商标权质押制度的比较研究第22-29页
    2.1 国外商标权质押的制度比较第22-25页
        2.1.1 美国的商标权质押制度第22-23页
        2.1.2 日本的商标权质押制度第23-25页
        2.1.3 德国的商标权质押制度第25页
    2.2 我国台湾地区及香港特区的商标权质押制度第25-27页
        2.2.1 台湾地区商标权质押制度第25-26页
        2.2.2 香港地区的商标权质押制度第26-27页
    2.3 域外商标权质押制度的比较及借鉴第27-29页
3 我国商标权质押制度的主要缺陷第29-36页
    3.1 我国商标权质押制度的立法体例问题第29-31页
    3.2 我国商标权质押实体制度的缺陷第31-34页
        3.2.1 商标权质押客体不明确第31-32页
        3.2.2 商标权质押方式规定的局限性第32-33页
        3.2.3 商标权质押效力规定的局限性第33-34页
    3.3 我国商标权质押程序制度的缺陷第34-36页
        3.3.1 商标权质押公示方法方面的不足第34页
        3.3.2 商标权质押价值评估制度的不足第34-36页
4 我国商标权质押制度的完善第36-48页
    4.1 商标权质押制度立法体例的完善第36-37页
    4.2 商标权质押实体制度的完善第37-44页
        4.2.1 商标权质押客体范围的选择第37-39页
        4.2.2 商标权质押方式的完善第39-42页
        4.2.3 商标权质押交易平台的建设第42-44页
    4.3 商标权质押程序制度的完善第44-48页
        4.3.1 建立现代化商标质押登记制度第44-45页
        4.3.2 改进商标权价值评估体系第45-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后记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性性侵犯行为入罪问题研究
下一篇:哈尔滨网络公益自组织引导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