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世界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化学工业论文

中国市场工业气体公司越界供应模式的应用与整合研究--以林德公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6-7页
1 工业气体及产业第7-15页
    1.1 工业气体及产业的定义和特点第7页
    1.2 工业气体及产业的历史和发展第7-9页
    1.3 工业气体及产业分类第9-12页
        1.3.1 按类别划分第9-10页
        1.3.2 按销售模式划分第10-12页
    1.4 工业气体及产业的成本和收益率第12-13页
    1.5 工业气体及产业的应用第13-15页
2 越界供应商务模式第15-25页
    2.1 越界供应模式和BOO比较第15-16页
    2.2 越界供应模式和融资租赁比较第16-17页
    2.3 气体越界供应模式和气体设备制造销售比较第17-19页
    2.4 气体越界供应模式和客户气体设施自建比较第19-25页
        2.4.1 降低用气企业的生产成本第19-20页
        2.4.2 弥补不足,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第20页
        2.4.3 分散和降低风险第20页
        2.4.4 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整体实力第20-21页
        2.4.5 提高安全运营效率第21页
        2.4.6 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工作绩效第21-22页
        2.4.7 气体业务与气体核心能力的关系第22页
        2.4.8 气体越界供应模式的伙伴选择风险第22页
        2.4.9 信息安全的风险第22页
        2.4.10 企业内部接受气体越界供应模式程度的风险第22页
        2.4.11 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调风险第22-23页
        2.4.12 企业能力弱化的风险第23-25页
3 林德集团对越界供应模式的运用第25-33页
    3.1 林德集团简介第25-26页
        3.1.1 气体业务第25页
        3.1.2 工程业务第25-26页
    3.2 林德气体越界供应模式的发源第26页
    3.3 林德气体越界供应模式的中国发展之路第26-27页
    3.4 林德越界供应模式的案例第27-29页
        3.4.1 林德太钢第27-28页
        3.4.2 林德上海焦化第28页
        3.4.3 林德中石化第28-29页
    3.5 林德越界供应模式成功的原因第29-33页
        3.5.1 专业的运行管理能力第30页
        3.5.2 经济规模带来产业链延伸的附加值第30-31页
        3.5.3 气体供应中心第31页
        3.5.4 全球本地化第31-33页
4 业务环境变化对越界供应模式的挑战第33-36页
    4.1 宏观经济影响第33页
    4.2 汇率影响第33页
    4.3 原料市场影响第33-34页
    4.4 政策影响第34页
    4.5 沿海发达地区需求特点变化的影响第34页
    4.6 新兴煤化工板块的影响第34-36页
5 客户对越界供应模式理解的变化第36-42页
    5.1 选择越界供气模式的利与弊第36-37页
        5.1.1 越界供气模式的有利方面第36页
        5.1.2 越界供应模式的不利方面第36页
        5.1.3 对越界供气模式的体会及建议第36-37页
    5.2 采取越界供气模式的注意点第37-38页
    5.3 关于独资和合资合作模式的探讨第38-40页
        5.3.1 独资模式、合资模式的定义第38页
        5.3.2 独资模式、合资模式的相同点第38页
        5.3.3 独资模式、合资模式的区别第38-40页
    5.4 规避气体业务外包风险的对策第40-42页
6 越界供应模式的调整和再创新第42-48页
    6.1 垂直风险和利益的全面整合第42页
    6.2 关注新兴细分市场第42-44页
    6.3 合资企业双方合资经营第44页
    6.4 化工园区工业气体一体化发展第44-46页
    6.5 价值链的延伸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低A公司通信芯片采购成本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涩北气田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