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储油罐罐内清污装置概念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外水下砂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外储油罐清砂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预期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海底储油罐罐内清污系统研究 | 第15-26页 |
2.1 水下生产系统砂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 海底储油罐罐内清污系统 | 第16-18页 |
2.2.1 水力清砂系统方法分析 | 第16页 |
2.2.2 水力输送系统方法分析 | 第16-17页 |
2.2.3 海底储油罐罐内清污系统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3 水力清砂系统理论分析 | 第18-20页 |
2.4 水力输送系统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2.4.1 混合流体的密度与浓度 | 第20页 |
2.4.2 输送系统水力分析 | 第20-23页 |
2.4.3 输送管道参数分析 | 第23-24页 |
2.4.4 水力输送系统的参数计算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储油罐自动清砂装置概念设计 | 第26-40页 |
3.1 固相颗粒沉降规律的研究 | 第26-31页 |
3.1.1 球形颗粒在静止液体中的自由沉降速度 | 第26-27页 |
3.1.2 固体颗粒的群体沉降 | 第27-30页 |
3.1.3 影响固体颗粒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 | 第30-31页 |
3.2 固体颗粒的清除周期 | 第31-33页 |
3.2.1 固体颗粒沉降计算 | 第31页 |
3.2.2 冲砂喷嘴个数及清砂周期的确定 | 第31-33页 |
3.3 海底储油罐罐内自动清砂装置 | 第33-36页 |
3.3.1 自动清砂装置工作原理 | 第33-35页 |
3.3.2 冲砂喷嘴的设计 | 第35-36页 |
3.3.3 冲吸砂管的设计 | 第36页 |
3.4 泵的选型 | 第36-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冲砂喷嘴水力冲砂性能研究 | 第40-53页 |
4.1 流体运动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40-43页 |
4.1.1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 第40-41页 |
4.1.2 固液两相流计算模型 | 第41-42页 |
4.1.3 湍流模型 | 第42-43页 |
4.2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43-45页 |
4.2.1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43-44页 |
4.2.2 固体颗粒的添加 | 第44页 |
4.2.3 基本参数的设置 | 第44-45页 |
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5-47页 |
4.3.1 冲砂坑形状 | 第45-46页 |
4.3.2 储油罐罐底砂粒流动过程分析 | 第46-47页 |
4.4 冲砂喷嘴冲砂性能研究 | 第47-52页 |
4.4.1 冲砂角对冲砂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2 喷射距离对冲砂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3 射流速度对冲砂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水力输砂设备和内部流场分析 | 第53-70页 |
5.1 存砂罐的设计 | 第53-56页 |
5.1.1 存砂罐的设计要求 | 第53-54页 |
5.1.2 存砂罐结构设计 | 第54-56页 |
5.2 给料设备的设计 | 第56-58页 |
5.3 喷管的设计 | 第58-59页 |
5.4 输砂设备内部流场流动特性分析 | 第59-64页 |
5.4.1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59-61页 |
5.4.2 输送设备内液相的流动情况 | 第61-62页 |
5.4.3 输送设备内固相的流动情况 | 第62-63页 |
5.4.4 输送设备内砂粒的流动过程分析 | 第63-64页 |
5.5 设备参数对砂粒输送浓度的影响 | 第64-69页 |
5.5.1 喷管直径对砂粒输送浓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5.5.2 喷管喷距对砂粒输送浓度的影响 | 第67-69页 |
5.6 水泵的选型 | 第6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