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导言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文章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17-19页 |
·文章思路 | 第17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19页 |
2.银行监管和市场约束概述 | 第19-29页 |
·银行监管和市场约束概念 | 第19-20页 |
·银行业监管的概念 | 第19页 |
·市场约束定义 | 第19-20页 |
·市场约束受到关注的缘由 | 第20-22页 |
·官方监管和市场约束的区别与联系 | 第22-29页 |
·银行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的区别 | 第22-24页 |
·银行市场约束的局限性 | 第24-25页 |
·官方监管的局限性 | 第25-26页 |
·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的联系 | 第26-29页 |
3.银行监管中的市场约束机制 | 第29-52页 |
·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 第29-32页 |
·银行业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过程 | 第32-42页 |
·股权约束机制 | 第33-35页 |
·债权人约束机制 | 第35-38页 |
·客户制约机制 | 第38-40页 |
·行业自律 | 第40-42页 |
·国际银行业市场约束的进展和实践 | 第42-52页 |
·阿根廷BASIC监管系统 | 第43-46页 |
·新西兰银行监管体系 | 第46-50页 |
·阿根廷和新西兰银行的监管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50-52页 |
4.中国银行监管中市场约束缺失的现状分析 | 第52-65页 |
·市场约束缺失的原因 | 第52-59页 |
·金融市场尚不发达 | 第53-54页 |
·银行机构与相关利益群体信息不对称严重 | 第54-56页 |
·银行机构的经营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不完全吻合 | 第56页 |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破坏了市场参与者对商业银行实施市场约束的激励机制 | 第56-57页 |
·过度银行监管不利于市场约束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 第57-58页 |
·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第58-59页 |
·银行业的行业自律薄弱 | 第59页 |
·市场约束缺失的危害 | 第59-61页 |
·银行业风险长期潜伏 | 第59-60页 |
·倚重官方监管,效率较低 | 第60-61页 |
·推进市场约束的有利条件 | 第61-65页 |
·利益相关人正在由弱变强 | 第61-63页 |
·银行业改革朝加强市场约束的方向前进且不可逆转 | 第63-65页 |
5.加强市场约束的对策建议 | 第65-81页 |
·健全市场经济基础体系 | 第65-75页 |
·改善银行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 第65-66页 |
·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促进解决银行机构利润最大化动力不足问题 | 第66-67页 |
·激励商业银行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 | 第67页 |
·发展金融市场,增强市场约束力量 | 第67-69页 |
·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机构 | 第69页 |
·改进银行机构的信息披露以解决利益相关人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69-71页 |
·发挥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 | 第71-72页 |
·健全商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 第72-73页 |
·开展我国的银行信用评级 | 第73页 |
·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组织 | 第73-74页 |
·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教育 | 第74-75页 |
·官方监管职能的转变 | 第75-81页 |
·逐步退出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领域 | 第75-76页 |
·中央监管部门主动强化市场约束 | 第76-77页 |
·缩小金融安全网的覆盖面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