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基于存货模型的以价差分析为主的做市商市场流动性研究 | 第13-15页 |
·基于信息模型的做市商市场流动性研究 | 第15-16页 |
·国外相关的实证研究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的特色和难点 | 第19-21页 |
2.证券市场交易制度概述 | 第21-28页 |
·交易制度的分类 | 第21-23页 |
·定期交易系统和连续交易系统 | 第21-22页 |
·指令驱动系统和报价驱动系统 | 第22-23页 |
·常见交易机制的比较 | 第23-25页 |
·不同交易制度比较的理论研究 | 第25-28页 |
3.做市商制度与创业板市场的联系 | 第28-37页 |
·创业板市场与做市商制度的联系历史和现状 | 第28-31页 |
·创业板市场的产生与做市商制度 | 第28-29页 |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与做市商制度 | 第29-31页 |
·创业板与做市商制度的连结点 | 第31-37页 |
·创业板市场的定位 | 第31页 |
·创业板市场的特征 | 第31-34页 |
·做市商制度的优势 | 第34-36页 |
·创业板市场的缺陷与做市商制度的优势 | 第36-37页 |
4.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 第37-46页 |
·流动性的定义 | 第37-38页 |
·流动性的度量 | 第38-39页 |
·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实证研究 | 第39-46页 |
·数据和样本的选择 | 第39页 |
·衡量指标选择 | 第39-41页 |
·统计检验 | 第41-42页 |
·流动性的历年变化分析 | 第42页 |
·流动性指标的分布检验 | 第42-44页 |
·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流动性横向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5.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思考 | 第46-55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 | 第46-50页 |
·有利于解决部分股票成交不活跃的情况 | 第46-48页 |
·有利于提高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透明度 | 第48页 |
·有利于维护创业板市场的稳定 | 第48-49页 |
·有利于提高创业板市场的交易效率 | 第49页 |
·有利于解决市场股价操纵问题 | 第49-50页 |
·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知名度,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力 | 第50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障碍 | 第50-55页 |
·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机制障碍 | 第50-51页 |
·引入做市商制度的监管障碍 | 第51-52页 |
·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法律障碍 | 第52-55页 |
6.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完善配套市场建设 | 第55-56页 |
·完善法律制度 | 第56-57页 |
·构建对做市商的监管制度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