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水平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伺服控制卡的意义 | 第14-16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PCI总线技术的研究 | 第18-30页 |
2.1 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2.2 PCI总线的特点 | 第19-21页 |
2.3 PCI总线设备的信号分配 | 第21-24页 |
2.3.1 PCI总线设备信号 | 第21页 |
2.3.2 PCI总线设备信号的类型和定义 | 第21-24页 |
2.4 PCI总线数据传输协议及传输过程 | 第24-27页 |
2.4.1 PCI总线的交易控制 | 第24页 |
2.4.2 PCI总线的编址 | 第24-26页 |
2.4.3 总线上的读交易 | 第26-27页 |
2.4.4 总线上的写交易 | 第27页 |
2.5 PCI总线设备的配置空间 | 第27-29页 |
2.5.1 配置空间的组织 | 第28-29页 |
2.5.2 设备识别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PCI总线伺服控制卡开发方案研究 | 第30-42页 |
3.1 PCI总线通讯解决方案 | 第30-35页 |
3.1.1 ASIC解决方案 | 第30-31页 |
3.1.2 通用接口芯片解决方案 | 第31-32页 |
3.1.3 CPLD与FPGA的比较 | 第32页 |
3.1.4 通用接口芯片的比较 | 第32-34页 |
3.1.5 解决方案的选择 | 第34-35页 |
3.2 PCI总线设备的接口芯片PCI9052 | 第35-41页 |
3.2.1 PCI9052的主要特点 | 第35-37页 |
3.2.2 PCI9052的引脚分配 | 第37-38页 |
3.2.3 PCI9052的主要功能 | 第38-39页 |
3.2.4 PCI9052的工作过程 | 第39-41页 |
3.2.5 PCI9052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 第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伺服控制卡的硬件设计 | 第42-68页 |
4.1 伺服控制卡的硬件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 第42-44页 |
4.2 总线接口电路 | 第44-52页 |
4.2.1 PCI9052与PCI总线接口 | 第44-46页 |
4.2.2 PCI9052与EEPROM接口 | 第46-50页 |
4.2.3 PCI9052与局部总线接口 | 第50-52页 |
4.3 CPLD逻辑控制模块Verilog代码设计 | 第52-58页 |
4.3.1 CPLD器件的选择 | 第52-53页 |
4.3.2 CPLD的软件环境 | 第53-55页 |
4.3.3 数据通信主模块的Verilog代码 | 第55-58页 |
4.4 板上电源供电电路 | 第58-59页 |
4.5 模拟量输出电路 | 第59-62页 |
4.6 开关量输入电路 | 第62-63页 |
4.7 开关量输出电路 | 第63-64页 |
4.8 脉冲量输入电路 | 第64-65页 |
4.9 脉冲量输出电路 | 第65-66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伺服控制卡的调试与应用 | 第68-76页 |
5.1 硬件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 第68-69页 |
5.2 伺服控制卡在Linux下的驱动开发 | 第69-72页 |
5.2.1 设备驱动程序的装载和卸载 | 第70-71页 |
5.2.2 伺服控制卡Linux中PCI设备驱动I/O端口和内存读写 | 第71-72页 |
5.3 伺服控制卡的测试 | 第72-75页 |
5.3.1 模拟量输出测试方法 | 第72-73页 |
5.3.2 开关量输入/输出测试方法 | 第73-75页 |
5.3.3 脉冲量输入/输出测试方法 | 第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