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投资者保护制度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第2章 众筹概述 | 第14-23页 |
2.1 众筹概念 | 第14-15页 |
2.2 众筹分类 | 第15-18页 |
2.2.1 股权类众筹 | 第15-16页 |
2.2.2 债权类众筹 | 第16-17页 |
2.2.3 奖励型众筹 | 第17页 |
2.2.4 募捐型众筹 | 第17-18页 |
2.3 众筹的意义 | 第18-19页 |
2.4 众筹参与主体 | 第19-21页 |
2.4.1 众筹筹资者 | 第19页 |
2.4.2 众筹平台 | 第19-20页 |
2.4.3 众筹投资者 | 第20-21页 |
2.5 我国众筹的运营模式 | 第21-23页 |
第3章 众筹立法现状 | 第23-28页 |
3.1 我国众筹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23-25页 |
3.1.1 我国众筹的立法现状 | 第23-24页 |
3.1.2 我国众筹的立法缺陷 | 第24-25页 |
3.2 国外众筹的立法现状 | 第25-28页 |
3.2.1 美国 | 第25-26页 |
3.2.2 意大利 | 第26-27页 |
3.2.3 法国 | 第27-28页 |
第4章 众筹投资者的法律风险 | 第28-32页 |
4.1 众筹平台行为导致的风险 | 第28-29页 |
4.1.1 欺诈审查的风险 | 第28页 |
4.1.2 本金担保和先行赔付的风险 | 第28-29页 |
4.1.3 泄密的风险 | 第29页 |
4.2 筹资者行为导致的风险 | 第29-30页 |
4.2.1 非法集资的风险 | 第29-30页 |
4.2.2 欺诈发行证券的风险 | 第30页 |
4.2.3 项目执行违约的风险 | 第30页 |
4.3 投资者欺诈投资导致的风险 | 第30-32页 |
第5章 众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构建 | 第32-46页 |
5.1 众筹平台的监管 | 第32-35页 |
5.1.1 实行严格的众筹平台注册登记制度 | 第32-33页 |
5.1.2 明确众筹平台的法律地位 | 第33-34页 |
5.1.3 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 | 第34-35页 |
5.2 对筹资人进行必要的监管措施 | 第35-40页 |
5.2.1 建立信用信息系统监管制度 | 第35-36页 |
5.2.2 筹资阶段项目信息披露制度 | 第36-38页 |
5.2.3 众筹资金用途监管 | 第38-39页 |
5.2.4 经营状况报告制度 | 第39-40页 |
5.3 投资者的适当管理制度 | 第40-46页 |
5.3.1 投资方式 | 第41-42页 |
5.3.2 投资金额的设定 | 第42-43页 |
5.3.3 投资者教育制度 | 第43-44页 |
5.3.4 投资者的退出制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