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概述 | 第8-9页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易损性与地震易损性的定义 | 第10-12页 |
1.3.2 国内外易损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4页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样本库的建立 | 第16-67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第16-45页 |
2.2.1 结构的破坏指标 | 第16-18页 |
2.2.2 单体震害预测方法 | 第18-45页 |
2.3 砖混结构 | 第45-66页 |
2.3.1 砖混结构单体的震害预测方法 | 第45-66页 |
2.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基于类比预测法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的优化 | 第67-91页 |
3.1 类比预测方法的提出 | 第67-69页 |
3.1.1 基本原理 | 第67-68页 |
3.1.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68-69页 |
3.2 类比预测方法的优化 | 第69-71页 |
3.2.1 优化之处 | 第69页 |
3.2.2 具体的优化方法 | 第69-71页 |
3.2.3 不足之处 | 第71页 |
3.3 类比预测方法的进一步优化 | 第71-85页 |
3.3.1 样本库的优化 | 第71-72页 |
3.3.2 影响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 | 第72-82页 |
3.3.3 场地类别的修正 | 第82-83页 |
3.3.4 建设年代、现状质量及高度的修正 | 第83-84页 |
3.3.5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震害结果 | 第84-85页 |
3.4 本文优化后的类比预测方法的验证 | 第85-90页 |
3.4.1 对框架结构进行验证 | 第85-87页 |
3.4.2 对砌体结构进行验证 | 第87-90页 |
3.5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四章 某市城区建筑物震害预测 | 第91-117页 |
4.1 概述 | 第91-92页 |
4.2 建筑物现场调查 | 第92-96页 |
4.2.1 调查方式 | 第92页 |
4.2.2 现场调查范围与建筑物的分类 | 第92-96页 |
4.3 数据库的建立 | 第96-99页 |
4.3.1 样本库部分 | 第96页 |
4.3.2 普查数据库部分 | 第96-99页 |
4.4 建筑物易损性分析结果 | 第99-103页 |
4.4.1 框架房屋的易损性分析结果 | 第99-100页 |
4.4.2 砌体结构房屋的易损性分析结果 | 第100-103页 |
4.5 优化前与优化后的类比预测法预测的结果及对比 | 第103-115页 |
4.5.1 优化前震害特征类比预测法结果 | 第103-114页 |
4.5.2 对比优化前与优化后的类比预测法预测的结果 | 第114-115页 |
4.6 小结 | 第115-11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一、结论 | 第117-119页 |
二、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介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