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泡沫铝的轿车B柱刚度优化及轻量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1.2.1 汽车侧面碰撞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碰撞仿真有限元法基础理论 | 第18-26页 |
2.1 非线性有限元法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1.1 物质描述 | 第18-19页 |
2.1.2 守恒方程 | 第19-20页 |
2.1.3 中心差分法 | 第20页 |
2.2 LS-DYNA碰撞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2.2.1 时间步长控制与质量缩放 | 第20-22页 |
2.2.2 接触问题 | 第22-23页 |
2.2.3 负体积问题 | 第23-25页 |
2.2.4 沙漏控制问题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整车侧面碰撞仿真分析 | 第26-34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碰撞模型建立 | 第26-28页 |
3.2.1 整车模型 | 第26-27页 |
3.2.2 坐标系定义 | 第27页 |
3.2.3 接触类型 | 第27页 |
3.2.4 加载及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3.3 碰撞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3.3.1 仿真正确性验证 | 第28-30页 |
3.3.2 变形分析 | 第30页 |
3.3.3 B柱侵入量分析 | 第30-32页 |
3.3.4 B柱侵入速度分析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泡沫铝准静态轴向压缩有限元仿真 | 第34-51页 |
4.1 泡沫铝压缩机理和压缩性能理想曲线 | 第34-35页 |
4.2 泡沫铝准静态轴向压缩模拟 | 第35-38页 |
4.2.1 泡沫铝建模的理想化假设 | 第35页 |
4.2.2 几何模型 | 第35-36页 |
4.2.3 实验布置 | 第36-37页 |
4.2.4 材料模型 | 第37页 |
4.2.5 边界条件施加 | 第37-38页 |
4.3 仿真可信度分析 | 第38-40页 |
4.3.1 能量曲线分析 | 第38-39页 |
4.3.2 仿真结果与文献的对比验证 | 第39-40页 |
4.4 压缩性能分析 | 第40-46页 |
4.4.1 孔隙率影响 | 第40-41页 |
4.4.2 基体材料影响 | 第41-42页 |
4.4.3 泡沫铝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仿真值 | 第42-43页 |
4.4.4 吸能分析 | 第43-46页 |
4.5 泡沫铝填充结构在轴向冲击载荷下的吸能验证 | 第46-50页 |
4.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6页 |
4.5.2 材料模型 | 第46页 |
4.5.3 接触定义 | 第46-47页 |
4.5.4 边界条件施加 | 第47页 |
4.5.5 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泡沫铝的B柱优化设计 | 第51-66页 |
5.1 优化设计方法 | 第51-54页 |
5.1.1 试验设计 | 第51-52页 |
5.1.2 多因素权重优化 | 第52-54页 |
5.2 碰撞优化过程和分析 | 第54-60页 |
5.2.1 填充泡沫铝B柱模型 | 第54-55页 |
5.2.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5-57页 |
5.2.3 评价指标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5.2.4 优化方案选取 | 第58-60页 |
5.3 优化方案评定 | 第60-65页 |
5.3.1 侵入量评定 | 第60-62页 |
5.3.2 侵入速度评定 | 第62-63页 |
5.3.3 吸能评定 | 第63-65页 |
5.3.4 优化方案整体评价 | 第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