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问题的由来 | 第8-9页 |
1.1.1 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 第8页 |
1.1.2 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8页 |
1.1.3 新课改的要求 | 第8-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研究结果分析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3.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 第14-16页 |
3.1 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 第14-15页 |
3.1.1 高中学生的形式运算思维 | 第14-15页 |
3.1.2 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 | 第15页 |
3.1.3 高中学生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 第15页 |
3.1.4 高中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 第15页 |
3.2 学习心理的发展 | 第15-16页 |
3.3 其他心理的发展 | 第16页 |
4 高中生物数字化学材编制 | 第16-49页 |
4.1 高中生物学材编制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4.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4.1.2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 第17页 |
4.1.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第17-18页 |
4.1.4 视听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4.2 高中生物学材编制的基本理念 | 第19-21页 |
4.2.1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物文化,渗透人文情怀 | 第19页 |
4.2.2 联系现实生活,注重知识应用,贯彻STS教育思想 | 第19-20页 |
4.2.3 倡导探究学习,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合作能力 | 第20页 |
4.2.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生物素养 | 第20-21页 |
4.3 高中生物学材编制的基本原则 | 第21-23页 |
4.3.1 学材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4.3.2 学材内容组织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4.4 高中生物数字化学材的编制思路 | 第23-24页 |
4.4.1 知识导入模块 | 第23页 |
4.4.2 知识主体模块 | 第23页 |
4.4.3 课后模块 | 第23-24页 |
4.4.4 延伸模块 | 第24页 |
4.5 高中生物学材编写示例——《人类遗传病》 | 第24-49页 |
4.5.1 高中生物数字化学材 | 第24-41页 |
4.5.2 高中生物纸质版学材 | 第41-49页 |
5 高中生物数字化学材的特色 | 第49-51页 |
5.1 主次清楚,重点突出 | 第49页 |
5.2 内容直观,页面留白 | 第49页 |
5.3 任务驱动,问题启发 | 第49-50页 |
5.4 人机互动,即时反馈 | 第50页 |
5.5 以人为本,凸显自我 | 第50-51页 |
6 高中生物数字化学材实施的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6.1 数字化学材的实施 | 第51页 |
6.2 结果及其分析 | 第51-5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展望 | 第54-55页 |
8 高中生物数字化学材使用建议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一 | 第60-61页 |
附录二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