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下砂土液化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2.2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p-y曲线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5-17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桩-土共同作用及其简化分析方法 | 第17-38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典型桥例与分析模型 | 第17-19页 |
2.2.1 桥梁概况 | 第17-18页 |
2.2.2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 | 第18-19页 |
2.3 地震动的输入 | 第19-21页 |
2.4 嵌固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21-29页 |
2.4.1 纵桥向桥墩位移分析 | 第21-22页 |
2.4.2 纵桥向桥墩剪力分析 | 第22-24页 |
2.4.3 纵桥向桥墩弯矩分析 | 第24-25页 |
2.4.4 横桥向桥墩位移分析 | 第25-26页 |
2.4.5 横桥向桥墩剪力分析 | 第26-28页 |
2.4.6 横桥向桥墩弯矩分析 | 第28-29页 |
2.5 m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7页 |
2.5.1 纵桥向桥墩位移分析 | 第29-30页 |
2.5.2 纵桥向桥墩剪力分析 | 第30-32页 |
2.5.3 纵桥向桥墩弯矩分析 | 第32-33页 |
2.5.4 横桥向桥墩位移分析 | 第33-34页 |
2.5.5 横桥向桥墩剪力分析 | 第34-36页 |
2.5.6 横桥向桥墩弯矩分析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考虑砂土液化的桩-土共同作用效应对比研究 | 第38-57页 |
3.1 概述 | 第38页 |
3.2 考虑砂土液化的修正P-Y曲线法 | 第38-43页 |
3.2.1 基本假设 | 第39页 |
3.2.2 简化分析模型 | 第39-42页 |
3.2.3 液化土-桩共同作用建模步骤 | 第42-43页 |
3.3 有限元建模与对比分析工况 | 第43-44页 |
3.3.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3-44页 |
3.3.2 对比分析工况 | 第44页 |
3.4 纵桥向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第44-50页 |
3.4.1 桥墩位移响应对比 | 第44-46页 |
3.4.2 桥墩剪力响应对比 | 第46-48页 |
3.4.3 桥墩弯矩响应对比 | 第48-50页 |
3.5 横桥向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第50-55页 |
3.5.1 桥墩位移响应对比 | 第50-52页 |
3.5.2 桥墩剪力响应对比 | 第52-54页 |
3.5.3 桥墩弯矩响应对比 | 第54-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土体液化作用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 第57-95页 |
4.1 概述 | 第57页 |
4.2 液化层厚度的影响 | 第57-75页 |
4.2.1 桥墩纵向位移分析 | 第57-59页 |
4.2.2 桥墩纵向剪力分析 | 第59-60页 |
4.2.3 桥墩纵向弯矩分析 | 第60-62页 |
4.2.4 桩基纵向位移分析 | 第62-63页 |
4.2.5 桩基纵向剪力分析 | 第63-65页 |
4.2.6 桩基纵向弯矩分析 | 第65-66页 |
4.2.7 桥墩横向位移分析 | 第66-68页 |
4.2.8 桥墩横向剪力分析 | 第68-69页 |
4.2.9 桥墩横向弯矩分析 | 第69-70页 |
4.2.10 桩基横向位移分析 | 第70-72页 |
4.2.11 桩基横向剪力分析 | 第72-73页 |
4.2.12 桩基横向弯矩分析 | 第73-75页 |
4.3 液化层埋深的影响 | 第75-93页 |
4.3.1 桥墩纵向位移分析 | 第75-77页 |
4.3.2 桥墩纵向剪力分析 | 第77-78页 |
4.3.3 桥墩纵向弯矩分析 | 第78-80页 |
4.3.4 桩基纵向位移分析 | 第80-81页 |
4.3.5 桩基纵向剪力分析 | 第81-82页 |
4.3.6 桩基纵向弯矩分析 | 第82-85页 |
4.3.7 桥墩横向位移分析 | 第85-86页 |
4.3.8 桥墩横向剪力分析 | 第86-87页 |
4.3.9 桥墩横向弯矩分析 | 第87-89页 |
4.3.10 桩基横向位移分析 | 第89-90页 |
4.3.11 桩基横向剪力分析 | 第90-91页 |
4.3.12 桩基横向弯矩分析 | 第91-9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5.1 本文的结论 | 第95-9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