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20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1 国外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1.2 国内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13-15页 |
2.2.1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 第13-14页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 第14-15页 |
2.3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概述 | 第15-18页 |
2.3.1 事业单位概念 | 第15-16页 |
2.3.2 传统事业单位的特点 | 第16页 |
2.3.3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 第16-18页 |
2.4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2.4.1 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18页 |
2.4.2 绩效管理的流程 | 第18-20页 |
第3章 D单位绩效工资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3.1 D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 第20-23页 |
3.1.1 D单位机构性质及业务方向 | 第20页 |
3.1.2 D单位组织结构 | 第20-23页 |
3.2 D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及考核办法 | 第23-30页 |
3.2.1 D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分配及考核办法 | 第23-26页 |
3.2.2 D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及考核办法 | 第26-30页 |
3.3 D单位绩效工资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3.3.1 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 | 第30页 |
3.3.2 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缺乏 | 第30-31页 |
3.3.3 考核结果的实际作用有待提升 | 第31页 |
3.3.4 绩效管理体系目标不清晰 | 第31-32页 |
第4章 第三研究室绩效工资分配案例分析 | 第32-40页 |
4.1 第三研究室的基本情况 | 第32-35页 |
4.1.1 第三研究室的职能及重要作用 | 第32-33页 |
4.1.2 第三研究室工资分配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4.2 第三研究室职工工资与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测试调整对比分析 | 第35-40页 |
4.2.1 第三研究室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测试调整方案 | 第35-38页 |
4.2.2 第三研究室绩效工资测试调整前后情况对比 | 第38页 |
4.2.3 第三研究室职工薪酬水平满意度对比 | 第38-40页 |
第5章 完善D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措施 | 第40-49页 |
5.1 开展岗位分析,确保绩效薪资合理分配 | 第40-41页 |
5.1.1 制订岗位说明书 | 第40-41页 |
5.1.2 进行岗位评估 | 第41页 |
5.2 制定科学的绩效薪资分配制度 | 第41-42页 |
5.3 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42-44页 |
5.3.1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42-44页 |
5.3.2 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方法 | 第44页 |
5.4 建立绩效考核有效反馈机制 | 第44-45页 |
5.5 建立考核责任追究制 | 第45-47页 |
5.5.1 考核主体培训 | 第45-46页 |
5.5.2 加强与职工的沟通,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 | 第46页 |
5.5.3 建立绩效评审和申诉机制 | 第46-47页 |
5.5.4 建立考核结果追责制度 | 第47页 |
5.6 逐步建立绩效导向型的组织文化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件 1:基础性绩效工资分配系数表 | 第55-56页 |
附件 2:非经济考核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系数表 | 第56-57页 |
附件 3 | 第57-61页 |
一、业务考核部门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 第57-59页 |
二、管理部门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 第59-61页 |
附件 4:D单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