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基于E-NCAP的6岁儿童乘员损伤防护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NCAP发展概况第11-13页
        1.2.1 正面 40%可变性壁障偏置碰撞试验第12页
        1.2.2 侧面移动障碍壁碰撞试验第12-13页
    1.3 国内外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4 儿童乘员保护的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1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第14-15页
        1.4.2 试验研究第15页
        1.4.3 计算机仿真第15-1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后排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台车实验第17-26页
    2.1 台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7-19页
    2.2 吸能结构试验验证第19-21页
    2.3 后排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台车实验第21-25页
        2.3.1 台车试验系统简介第21-23页
        2.3.2 台车试验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后排儿童乘员仿真模型建立与验证第26-35页
    3.1 汽车碰撞仿真分析方法第26-27页
        3.1.1 多刚体仿真分析方法第26-27页
        3.1.2 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第27页
    3.2 后排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建立第27-31页
        3.2.1 前后排座椅建模第28-29页
        3.2.2 安全带模型建模第29-30页
        3.2.3 增高坐垫模型建模第30-31页
        3.2.4 乘员模型的定位第31页
    3.3 后排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验证第31-34页
        3.3.1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验证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基于E-NCAP的动态试验仿真分析第35-42页
    4.1 E-NCAP法规简介及发展第35-37页
        4.1.1 2016版E-NCAP法规简介第35页
        4.1.2 近几年E-NCAP的发展第35-36页
        4.1.3 E-NCAP儿童保护评分细则第36-37页
    4.2 正面 40%偏置碰撞仿真分析第37-39页
    4.3 侧面碰撞仿真分析第39-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参数优化第42-51页
    5.1 后排约束系统灵敏度分析第42-44页
        5.1.1 正面偏置碰撞的参数灵敏度分析第42-43页
        5.1.2 侧面碰撞的参数灵敏度分析第43-44页
    5.2 试验设计方法第44-45页
        5.2.1 正交试验设计第44页
        5.2.2 全因子试验法第44-45页
        5.2.3 中心复合法第45页
        5.2.4 拉丁方试验设计第45页
    5.3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参数优化第45-49页
        5.3.1 优化参数的选取第45-46页
        5.3.2 优化目标的选取第46页
        5.3.3 响应面的构建第46页
        5.3.4 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第46-47页
        5.3.5 优化前后假人损伤对比第47-49页
    5.4 优化后儿童假人的得分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接触模型和诱导槽对泡沫铝填充管吸能性影响分析和优化
下一篇:铝合金框架式货车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