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众与社会变革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第10-13页
        1.2.2 国外研究第13页
    1.3 创新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1.3.1 创新点第13-14页
        1.3.2 井冈山斗争时期概念界定第14页
        1.3.3 社会变革的内涵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众对社会变革的认知第16-22页
    2.1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众的状况第16-19页
        2.1.1 民众的数量第16-17页
        2.1.2 民众的经济状况第17-18页
        2.1.3 民众的政治状况第18-19页
        2.1.4 民众的思想文化状况第19页
    2.2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众对社会变革认知状况第19-22页
        2.2.1 民众对社会变革认知的积极方面第19-20页
        2.2.2 民众对社会变革认知的消极方面第20-21页
        2.2.3 民众对社会变革认知的游离状态第21-22页
3 井冈山斗争时期社会变革的内容及其特点第22-30页
    3.1 井冈山斗争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第22-27页
        3.1.1 政治结构的变化第22-23页
        3.1.2 经济结构的变化第23-24页
        3.1.3 宗族势力的变化第24页
        3.1.4 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第24-25页
        3.1.5 思想文化的变化第25-26页
        3.1.6 风俗习惯的变化第26-27页
    3.2 井冈山斗争时期社会变革的特点第27-30页
        3.2.1 社会变革的目标明确第27-28页
        3.2.2 社会变革的过程反复第28-29页
        3.2.3 社会变革的范围广泛第29-30页
4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众对社会变革的参与第30-37页
    4.1 民众是井冈山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第30页
    4.2 民众参与社会变革的主要表现第30-33页
        4.2.1 积极参与政权建设第30-31页
        4.2.2 积极参军参战第31-32页
        4.2.3 积极参与生产第32-33页
        4.2.4 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第33页
    4.3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众参与社会变革的意义第33-37页
        4.3.1 保证了社会变革的顺利进行第33-34页
        4.3.2 保障了社会变革的成果第34-35页
        4.3.3 提升了对社会变革的认识第35页
        4.3.4 获得了各项权利第35-37页
5 井冈山斗争时期社会变革的失误与民众认知的变化第37-41页
    5.1 井冈山斗争时期社会变革的失误第37-39页
        5.1.1 错杀袁、王,革命队伍遭到损失第37页
        5.1.2 对中间阶级团结不够第37-38页
        5.1.3 工作人员地方主义严重第38页
        5.1.4 没有正确的处理土客籍的矛盾第38-39页
    5.2 民众认知的变化第39-41页
6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众参与社会变革的启示第41-45页
    6.1 以满足民众需要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出发点第41-42页
    6.2 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要依靠民众,宣传民众,组织民众第42-43页
    6.3 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要引导民众,提高认识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研究
下一篇:中央苏区的群团组织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