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的背景 | 第14-26页 |
(一) 国际方面 | 第14-21页 |
1、苏共二十大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混乱 | 第14-15页 |
2、波匈事件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 | 第15-17页 |
3、“后情报局”时期各国共产党之间联系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4、苏联政局发生变化,赫鲁晓夫急于寻求中国支持 | 第19-21页 |
(二) 国内方面 | 第21-26页 |
1、毛泽东和中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威望提高 | 第21-22页 |
2、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苏联大力援助 | 第22-26页 |
二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的过程 | 第26-36页 |
(一) 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 第27-33页 |
1、协商修改《莫斯科宣言》草案 | 第27-32页 |
2、签订《莫斯科宣言》 | 第32-33页 |
(二) 出席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并讲话 | 第33-34页 |
(三) 其它活动 | 第34-36页 |
三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的影响 | 第36-43页 |
(一) 毛泽东倡导协商、民主的会风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 第36-37页 |
(二) 进一步深化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团结合作 | 第37-38页 |
(三) 《莫斯科宣言》为中苏关系发展留下隐患 | 第38-40页 |
(四) 赶超战略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冒进思想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