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冲突背景下的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1-20页
    (一)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2. 实践意义第12页
    (二) 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1.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5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的历史背景第20-24页
    (一) 北爱问题的产生第20-21页
    (二) 北爱尔兰社会冲突状况第21-24页
二、贝尔法斯特的政治解决与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的方向第24-30页
    (一) 贝尔法斯特协议的政治解决第24-27页
        1. 权利:平等公民资格的条件第26-27页
        2. 平等:权利运用的前提第27页
    (二) 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的方向第27-30页
        1. 在差异中发展社会认同感第27-28页
        2. 提倡教育更具包容性第28-29页
        3. 日趋重要的和平教育第29-30页
三、北爱尔兰的公民教育第30-37页
    (一) 北爱尔兰的公民教育课程第30-33页
    (二) 通过跨课程学习进行公民教育第33-34页
    (三) 通过社区参与进行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第34-35页
    (四) 通过宗教教育进行公民教育第35-36页
    (五) 建立包容性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第36-37页
四、北爱尔兰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启示第37-44页
    (一) 北爱尔兰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第37-40页
        1. 民族与文化多样性对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的冲击第37-39页
        2. 学校的问题第39页
        3. 教育延伸的问题第39页
        4. 课程模式的问题第39-40页
        5. 实施途径的问题第40页
    (二) 对中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第40-44页
        1. 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第41页
        2.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第41-42页
        3. 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实现多样性与统一性平衡发展第42页
        4. 构建包容性学校文化第42页
        5. 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第42-43页
        6. 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应具有持续性第43-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下一篇:毛泽东第二次访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