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准抢劫罪未遂形态存在的该当性及其判定标准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一、准抢劫罪概述第12-20页
    (一)准抢劫罪的概念及性质第12-16页
        1.第269条之称谓厘定第12-15页
        2.准抢劫罪的性质第15-16页
    (二)准抢劫罪的犯罪构成第16-18页
        1.准抢劫罪犯罪客体之双重性第16页
        2.准抢劫罪客观方面之关联性第16-17页
        3.准抢劫罪主观方面之承接性第17-18页
        4.准抢劫罪犯罪主体之限定性第18页
    (三)准抢劫罪未遂形态考察意义第18-20页
二、准抢劫罪未遂形态存在与否之学界观点及其述评第20-26页
    (一)学界观点第20-22页
        1.肯定观点第20-21页
        2.否定观点第21-22页
    (二)对学界观点之评析及本文的主张第22-26页
        1.对学界观点之评析第22-24页
        2.本文观点第24-26页
三、准抢劫罪未遂形态存在的该当性论证第26-30页
    (一)准抢劫罪的着手即实行行为的起点的考察第26-28页
        1.准抢劫罪的实行行为探析第26-27页
        2.实行行为的起点即着手探析第27-28页
    (二)准抢劫罪客观方面是否一经着手即为完备的考察第28-30页
四、准抢劫罪未遂形态判定标准第30-34页
    (一)准抢劫罪之未得逞第30-31页
    (二)准抢劫罪未遂之判定第31-34页
        1.人身权利侵害判断标准第31页
        2.财产权利侵害判断标准第31-33页
        3.本文判定标准第33-34页
结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诽谤刑法规制的不足与完善
下一篇:诉讼诈骗案件的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