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案例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11-14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11-13页 |
1.刘某诉讼诈骗定性为无罪案 | 第11页 |
2.李某诈骗案 | 第11-12页 |
3.吴某妨害作证、洪某帮助伪造证据案 | 第12-13页 |
(二)案例的争议焦点 | 第13-14页 |
二、我国诉讼诈骗定性的学说纷争及评析 | 第14-20页 |
(一)无罪说 | 第14-15页 |
1.无罪说观点 | 第14页 |
2.无罪说的评析 | 第14-15页 |
(二)诈骗罪说 | 第15-17页 |
1.诈骗罪说观点 | 第15-16页 |
2.诈骗罪说的评析 | 第16-17页 |
(三)敲诈勒索罪说 | 第17-18页 |
1.敲诈勒索罪说观点 | 第17页 |
2.敲诈勒索罪说的评析 | 第17-18页 |
(四)其他罪说 | 第18-20页 |
1.其他罪说观点 | 第18-19页 |
2.其他罪说的评析 | 第19-20页 |
三、争议案例的定性分析 | 第20-25页 |
(一)诉讼诈骗案定性为无罪的分析 | 第20-21页 |
(二)诉讼诈骗案定性为诈骗罪的分析 | 第21页 |
(三)诉讼诈骗案定性为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的分析 | 第21-23页 |
(四)本文观点 | 第23-25页 |
四、虚假诉讼罪的适用及思考 | 第25-30页 |
(一)虚假诉讼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 第25-27页 |
1.虚假诉讼罪在案例一中的适用 | 第25页 |
2.虚假诉讼罪在案例二中的适用 | 第25-26页 |
3.虚假诉讼罪在案例三中的适用 | 第26-27页 |
(二)虚假诉讼罪与其他妨害司法类罪的界限 | 第27页 |
(三)对虚假诉讼罪的思考 | 第27-30页 |
1.何谓“捏造”事实 | 第28页 |
2.何谓“妨害司法秩序”、“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