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基本案情 | 第14-17页 |
2.1 案情介绍 | 第14-15页 |
2.2 判决结果 | 第15-16页 |
2.3 案件争议焦点 | 第16-17页 |
3. 本案争议焦点问题的分析 | 第17-30页 |
3.1 代孕行为合法化问题 | 第17-20页 |
3.1.1 代孕行为的界定 | 第17页 |
3.1.2 我国目前关于代孕的立法态度 | 第17-18页 |
3.1.3 本案对代孕行为合法性的认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3.1.4 域外对于代孕的立法态度及其借鉴意义 | 第19-20页 |
3.2 代孕协议的效力 | 第20-24页 |
3.2.1 代孕协议效力的法律适用及争议 | 第20-21页 |
3.2.2 本案对代孕协议效力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3 域外对于代孕协议的立法规制及其借鉴意义 | 第22-24页 |
3.3 代孕情形下亲子关系的认定 | 第24-30页 |
3.3.1 我国现行立法上亲子关系的认定标准及其在代孕情形下的适用 | 第24-26页 |
3.3.2 本案中亲子关系的认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3.3.3 域外对于代孕情形下亲子关系的认定标准及其借鉴意义 | 第26-30页 |
4. 本案引发的思考及建议 | 第30-40页 |
4.1 有条件地承认代孕行为的合法化 | 第30-34页 |
4.1.1 代孕行为合法化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4.1.2 代孕行为合法化的边界 | 第32-34页 |
4.2 代孕协议的规范 | 第34-37页 |
4.2.1 代孕协议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 第34-35页 |
4.2.2 代孕协议双方当事人的义务 | 第35-37页 |
4.2.3 违约责任 | 第37页 |
4.3 代孕情形下亲子关系的认定规则 | 第37-40页 |
4.3.1 遵循子女最佳利益原则 | 第38页 |
4.3.2 代孕情形下亲子关系的认定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