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7页 |
1 引言 | 第17-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4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9页 |
2.3 临床资料收集 | 第29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9-44页 |
3 结果 | 第44-52页 |
第一部分:异甘草酸镁在FK506保护肝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44-50页 |
3.1 Iso联用小剂量Fk506改善肝移植大鼠术后肝功能 | 第44-45页 |
3.2 肝细胞自噬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5-46页 |
3.3 Fk506诱导细胞自噬使肝脏细胞耐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6-47页 |
3.4 细胞自噬引起核内HMGB1向细胞外液释放 | 第47-48页 |
3.5 Iso通过抑制HMGB1保护肝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8-50页 |
第二部分:异甘草酸镁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几率:一个回顾性队列分析 | 第50-52页 |
3.6 异甘草酸镁(Iso)与复方甘草酸苷(Gly)两组患者临床表现 | 第50页 |
3.7 Iso相比Gly增加肝移植术后Fk506的血药谷浓度 | 第50页 |
3.8 Iso与Gly相比不改善术后总生存,但能减少胆道并发症发生 | 第50-52页 |
4 讨论 | 第52-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综述 | 第65-86页 |
1 引言 | 第65页 |
2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肝移植 | 第65-66页 |
3 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66-69页 |
4 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策略 | 第69-75页 |
5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