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1页 |
一、冷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 第11-20页 |
(一) 冷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 第11-14页 |
1.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 | 第11-12页 |
2.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变化 | 第12-13页 |
3. 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 | 第13-14页 |
(二) 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构成的机遇和挑战 | 第14-20页 |
1. 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机遇 | 第14-16页 |
2. 资本主义新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构成的挑战 | 第16-20页 |
二、冷战后越、古、朝、老对符合本国国情道路的社会主义探索 | 第20-36页 |
(一) 冷战后越、古、朝、老的革新开放 | 第20-31页 |
1. 越、古、朝、老革新开放的艰难历程 | 第20-24页 |
2. 越、古、朝、老的政治体制改革 | 第24-27页 |
3. 越、古、朝、老的经济体制改革 | 第27-30页 |
4. 越、古、朝、老社会主义改革面临的严峻问题 | 第30-31页 |
(二) 冷战后越、古、朝、老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 第31-36页 |
1.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 第31-32页 |
2. 关于政府职能的改革与调整 | 第32-34页 |
3. 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之间的关系 | 第34-36页 |
三、冷战后越、古、朝、老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启示 | 第36-41页 |
(一) 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第36-39页 |
1.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36-37页 |
2.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37页 |
3. 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第37-39页 |
(二) 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 第39-41页 |
1. 坚持改革的科学性 | 第39页 |
2. 坚持民主改革,提高改革的群众性 | 第39-40页 |
3. 坚持全面改革,提高改革的普惠性 | 第40页 |
4. 正确处理执政党建设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