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不同猪群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布与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研究背景第11页
    2、病原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1-14页
        2.1 病原学研究第11-12页
        2.2 副猪嗜血杆菌的危害第12-13页
        2.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第13页
        2.4 致病机理研究第13-14页
    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第14-16页
        3.1 临床病理诊断第14页
        3.2 实验室诊断第14-16页
    4、血清型分型研究现状第16-17页
    5、分子分型研究现状第17-19页
    6、耐药性研究进展第19-20页
    7、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第20-24页
        7.1 加强饲养管理第20-21页
        7.2 免疫接种第21-22页
        7.3 药物预防治疗第22-24页
第二章 福建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研究第24-35页
    1、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1.1 材料第24-25页
        1.2 方法第25-29页
    2、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第29页
        2.2 HPS的PCR鉴定第29-30页
        2.3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率第30-31页
        2.4 血清型分型结果第31-32页
    3、讨论第32-35页
        3.1 H.parasuis的分离率第32页
        3.2 不同猪群H.parasuis的分离率第32-33页
        3.3 H.parasuis血清型分布第33页
        3.4 健康猪群中H.parasuis分离株的血清型第33-35页
第三章 福建地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ERIC-PCR图谱分析第35-43页
    1、材料与方法第35-38页
        1.1 材料第35-36页
        1.2 方法第36-38页
    2、结果第38-40页
        2.1 ERIC-PCR图谱及聚类分析第38-40页
        2.2 某一具体猪场内部HPS分离菌株的遗传进化树分析第40页
    3、讨论第40-43页
        3.1 副猪嗜血杆菌的基因型第41页
        3.2 具体猪场健康猪群HPS的基因型第41-43页
第四章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第43-52页
    1、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1.1 材料第43-44页
        1.2 方法第44-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2.1 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第47-48页
        2.2 福建两猪场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比较第48-49页
        2.3 福建两猪场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_(50)和MIC_(90)的比较第49页
        2.4 不同猪群与不同分离部位HPS耐药性的比较第49-50页
    3、讨论第50-52页
        3.1 福建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第50-51页
        3.2 不同用药背景下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致谢第61-62页
英文缩写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下一篇:含缺陷碳纳米锥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